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浙江省的经济总量居全国第四(省级排名),各项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都处于全国前列,是五个GDP超万亿元的经济大省之一。但浙江省也面临着全面协调发展的问题,全省还有28个欠发达县市(大部分集中在浙西南的丽水、衢州)。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缩小地区差距,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目前,浙西南欠发达县(市)大都处于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固定资产投资对于拉动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性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高,资金投放相对集中,对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的导向性功能突出。规范政府性固定资产投资行为、提高政府性资金使用效率有助于欠发达地区政府突破建设资金紧缺的制约,加快发展。 固定资产投资的渠道大致可分为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两大类,其中政府性固定资产投资除在完善基础设施、保障公共服务外,还具有引导民间投资的重要作用。欠发达地区由于民间经济实力较弱,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对于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更是举足轻重。本文主要是从县级政府的角度来看待固定资产投资的运用,将其有限资金放置于完成上级政府发展任务布置、满足区域内群众的基本公共设施要求、促进经济发展等各类相互交织的矛盾下,研究欠发达地区县级地方政府提高固定资产投资资金运用的方式。 本文主要从政府公共管理的角度来审视欠发达地区政府性固定资产投资的特殊作用,运用地方政府学、行政法学的知识来探讨地方政府在运用投资资金的发展环境背景、内在动力、外在压力、要素制约,梳理在政府性固定资产投资使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运用公共管理学的方法,厘清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对于有限资金使用的责任,界定政府投资行为的界限;运用公共经济学和公共政策分析理论和知识,明确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向,改善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的管理手段,使得政府能够更好的运用有限资源为区域内的公众服务。 本文着重分析欠发达地区政府在面对有限的资金时,如何在完成上级交代的发展硬指标(比如GDP的增长率底线、环境污染物的下降指标、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的优化等等)、增强内在的发展动力(例如大型基建项目、大型企业落户、醒目的公共环境设施建设等等)以及各种外部环境制约下(比如融资问题、民生与发展取舍问题、社会公益投入需求等等),如何决策并分配合使用固定资产投资。梳理欠发达地区政府在政府性固定资产投资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探讨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通过公共政策分析,运用公共管理学和公共经济学的知识来提出解决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