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N-氧化吡啶-2-甲醛与4-氨基安替比林在无水乙醇中按1:1摩尔比进行的反应,合成了希夫碱N—宰C,tL,比啶-2-甲醛缩安替比林,并获得其单晶。在此基础上使希夫碱与高氯酸铜在无水乙醇中按1:1摩尔比进一步反应,合成了配合物N-氧化吡啶-2-甲醛缩安替比林合铜(11),并获得其单晶。二者均测定了单晶结构,用电子光谱、IR谱、HNMR谱对它们进行了研究。配体分子式为Ci?H1b吼(P~AAP)。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bcn, 晶胞参数: a=l。3391(2)nm,b=1.0259(2)m,c=2.2242(4)旧,V=3.0556(9)nm3,Z=8,Lb二308.34,0c:1.341Ug扣’,ll二0.091mm-~,F(000):1296,结构偏离因子R--0.0407,山R=0.0830。最佳吻合因子S=0.831。 配合物实验式为[Cu(PNOAAP)㈣~0t-1):)C104)人。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i,晶胞参数a=1.12310(17)m,b=1.12728(17)nm,c=1.26820(19),。=67.902(3)‘,p:73.530(3)‘,Y=73.290(3) ,V二1.3967(4)nm:l,Z=2,Mr=1325.82,Dc=1.576Mg,,/m’,皿’1.040nm-’,F(000)=682,结构偏离因子R=0.0653,山R=O.1678,最佳吻合因子S=0.986。晶体中Cu(11)与配体希夫碱中的N(-CH=N),0(\一0),0(>C刁)原子,二分子乙醇的羟基氧,另一分子的0(N一0)原子配位形成拉长的八面体几何结构。Cu(1)与Cu(1A)间通过两个氧桥形成二聚体。 通过6-甲基-2-甲醛-N-氧化吡啶与氨基硫脲在无水乙醇中按1:1摩尔比进行的反应,合成了希夫碱6-甲基-2-甲醛-]’4-氧化吡啶缩氨基硫脲,并获得其单晶。测定了单晶结构,用电子光谱,m谱对其进行了研究。化合物分子式C8Hx州40S·H20。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c,晶胞参数:a=1.3251(3)nm,b=2.4919(6)帅,c=1.3670(3)nm,p=101.334<5)’,V=4.4258(19)rh-n3,Z=16,Mr=-230.29,Dc=-1.382Mg/m3,ll=0.28lmm-1,F(000户1952,结构偏离因子R=0.0468, 山*二0.1128,最佳吻合因子S=0.692。存在六种分子间弱氢键,使之形成网状结构。 用一步法制备了N-氧化吡啶-2-甲醛缩纽氨酸席夫碱及其钼(Ⅵ)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m、差热-热重分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钼(Ⅵ)通过与席夫碱的O(N-氧化吡啶)刘(席夫碱),O(羧基)原子进行配位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并据此推测出了配合物的可能的合理结构。生物活性试验表明:席夫碱对植物发芽有抑制作用,配合物则有促进作用,亦证明Mo(V1)为活性中心。 为比较N→0键与C=O键的差异,还合成了两颗单晶: 邻巯基-N-氧化吡啶与(n—Bu4X)+:M。,0:。]在无水甲醇中按2:l摩力;LL进行的反应,l 合成了配84o,获得了单晶。测定了单晶结构,配合物分子式为 C,111.n----xN.0;而。晶体 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Z;巾,晶胞参数:a==l.09288(12)rm,b=2.8777(3)urn, C=L32425(14)C,D二lbo.035(2)”,Vt.1011佃p‘,Z=4,Mrl036.73,DC=1.679Mg/nI3, V=1.llfor-‘,F(000)=2096,结构偏离因子R=(.0584,。ho.1691。最佳吻合因子 S=1147。MO#&5种不同的配位环境。 通过水杨醛与乙醇胺与乙酞丙酮氧化铝在无水乙醇中按2:2:1摩尔比进行的反 应,合成了希夫碱水杨醛缩乙醇 钥(w),并获得其单晶,测定了单晶结构,配合 物实验式为【MO(0)(Wb」。。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M,晶胞参数 a=1.31007(16)urn,ho.89636(11)urn,c二1.6841(4)urn,V=1.9777(4)nln,Z=4,r582.22, k司.95烈柏佃‘.p二1.31h可‘,F(000)=1152,结构儡离因于R旬.肥93.oR刀.0819。最 佳吻合因子Sd.7听。通过配体的p原子与u。原子配位,配合物分子为二聚体。-通过比较发现N—0键键长通常在0.131~0.135n之间,而水杨醛的CAI键长常在0.133~0.137urn之间,这是由于N原子电负性大于C原子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