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关于教育信仰的研究是教育研究或教师教育研究的一个新兴的领域。20世纪末,随着教育领域认知理论的不断深化、教学工作的日益复杂以及教师自身角色的内在冲突性加剧,国内越来越多的教师普遍产生了思想上的混乱和焦虑情绪,更教师的专业素质、专业技能转向了教师的思维、情感、意志力方面,“教育信仰”或“教育信念”成了一个颇受理论有甚者慢慢遗失了对自身职业的自豪感与使命感。针对这种现状,国内对教师研究的注意开始从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免费师范生作为我国未来基础教育领域的准教师,自身的教育信仰对其教师职业生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动态形成过程推论,教育信仰是教育者在对自身生存境遇的反思、对教育活动本体的体验、对教育价值终极意义的不断追寻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超越了教育实践本性、内化为教育行为本能的心理状态和精神诉求。其本质在于人们对其认定的教育活动的最高价值的坚定信赖和执着追求,是人们对教育“至真至善至美”的理想境界的永恒追求与向往。它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 本文旨在探索我国当代免费师范生教育信仰的现状、原因,并探讨免费师范生教育信仰的培育策略。运用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的方法,首先,论述了教育信仰的内涵、特征、结构和价值,构建教育信仰的基本理论框架。其次,探究我国免费师范生教育信仰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过于关注技能,对教育信仰的认知不足;过于追求功利,崇高教育理想的沦落;过于注重物质,真挚教育情感的冷漠;过于强调理性,坚韧教育意志力的缺失。同时,对免费师范生教育信仰存在的问题进行归因探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功利主义教育环境的桎梏;学校相关意识形态教育的缺失;主体自身内在驱动力的衰竭。最后,对策和建议。笔者从国家或社会组织、学校、免费师范生个体这三个实践主体入手,结合各个行动主体的职权和特征,针对免费师范生教育信仰培育中的一些不足提出几点改进措施和方案:第一,从国家来看,要弘扬传统文化,发挥舆论宣传的正面导向作用;完善教育制度,发挥体制的长效保障作用;构建以新媒体为主的信仰传播教育。第二,从学校来看,要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信仰理论教育;开展以优秀教师为榜样的师德师风教育;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的人格品质教育。第三,从免费师范生个体来看,要获得理性的教育认知,厘清对教育信仰的理性认知;培养积极的教育情感,体验对自身身份的认同感;形成坚定的教育意志,坚持对教育实践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