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日本晴与扬稻6号水稻品种作为供试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对水稻分蘖发生的影响,并基于RNA-seq测定的转录组数据,进一步分析了两品种分蘖发生对氮肥响应的可能分子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施氮量对日本晴与扬稻6号生长特性的影响两水稻品种的出叶进度均随施氮量的提高而增加。水稻叶色变化(SPAD值)同施氮量高低趋势一致。两品种株高基本随施氮量提高而增加,日本晴4叶期时株高均大于相同施氮量下的扬稻6号,随着生长发育的推移,扬稻6号8叶期时株高均大于日本晴。两品种4叶期和6叶期各部位干物重均随施氮量提高而增加,8叶期分蘖干物重随施氮量提高而增加。相同施氮量下,6叶期至8叶期各部位干物重增幅均大于4叶期至6叶期增幅。扬稻6号各部位干物重均大于日本晴。2.施氮量对日本晴与扬稻6号生理指标的影响两品种4叶期时的根部含氮率均以LN处理为最低,MN处理下最高。茎、叶含氮率随施氮量提高而增加。施氮量显著影响两品种各部位含氮率,且叶片含氮率存在极显著品种间差异。7叶期时各部位含氮率均随施氮量提高而增加,且均存在极显著品种间和施氮量间差异。9叶期时主茎叶和分蘖叶含氮率随施氮量提高而增加。除根部外的各部位含氮率均存在极显著品种间差异,施氮量显著影响根、主茎叶和分蘖叶的含氮率。4叶期时各部位含糖率均以LN处理为最高,根部含糖率存在极显著品种间差异,施氮量对各部位含糖率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7叶期时各部位含糖率随施氮量变化趋势不明显。9叶期时根部含糖率随施氮量提高而降低,分蘖茎含糖率则相反。3.施氮量对日本晴与扬稻6号分蘖发生的影响两品种施氮处理下的分蘖数均大于不施氮处理。在分蘖发生早期,适量施氮有利于分蘖数的增加,继续增施氮肥对分蘖发生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甚至会使分蘖数下降。在分蘖发生后期,两品种分蘖数均随施氮量的提高而增加,且日本晴分蘖数大于扬稻6号。4叶期及7叶期时的分蘖数与同期各部位含氮率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9叶期时的分蘖数与同期除根部外各部位含氮率呈显著或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分蘖数与两品种4叶期茎、叶含糖率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与7叶期茎及分蘖叶含糖率呈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与9叶期分蘖叶含糖率呈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4.施氮量对日本晴与扬稻6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和成熟期吸氮量的影响两品种产量及成熟期叶、茎和穗部位吸氮量及全株吸氮量均随施氮量提高而增加。日本晴籽粒氮素利用率(NUE)随施氮量的提高呈先增后降趋势,在N10处理下达到最大值,扬稻6号NUE在NO处理下最大,且均大于相同施氮量下日本晴NUE。两品种氮肥农学利用效率(AE)随施氮量的提高均呈先升后降趋势,在N10处理下达到最大值。5.日本晴与扬稻6号的转录组分析基于对转录组学的数据分析,发现相同施氮量下两品种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明显多于相同品种间不同施氮量下的差异表达基因。品种因素对谷氨酰胺相关基因和生长素相关基因有显著影响的基因数量小于施氮量对相关基因有显著影响的基因数量。品种对分蘖、NAM、淀粉、果糖、葡萄糖、硝酸盐、谷氨酸、铵态氮和细胞分裂素等相关基因有显著影响的基因数量大于施氮量对这些基因产生显著影响的基因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