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没有个性的人》中的“千年王国”体验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5428861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个性的人》是由奥地利作家罗伯特·穆齐尔创作的一部未完成小说,是二十世纪重要的文学作品。穆齐尔的作品近年来才逐渐译介进中国,国内学者对他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对其进行更多关注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没有个性的人》第三部题为“进入千年王国”,这里的“千年王国”是一种生命经验方式,对解读整部小说具有关键作用。本文第一章从主人公乌尔里希父亲的在场与缺席入手探讨乌尔里希与阿加特获得“千年王国”体验的契机。首先,“父亲”的在场是穆齐尔个体成长经历的反映;其次,“父亲”与乌尔里希的关系反映了奥地利文化在民族主义思潮笼罩之下为谋求独立地位所做的挣扎;最后,“父亲”是“理性”思维的化身,他的在场是乌尔里希在“理性”思维压制之下转向“非理性”的契机。这一切使得“失父”成为乌尔里希与阿加特进入“千年王国”的缘由。第二章则讨论“千年王国”体验的获得方式。首先,“家乡”是乌尔里希与阿加特相遇的现实地点,它反映了现代人在宗教式微的情况下寻找神性的意图。打破时间的一维性从而将空间时间化帮助乌尔里希超越了“失根”状态。其次,乌尔里希与阿加特兄妹之间的爱情是进入“千年王国”的途径,两人的爱情反映了穆齐尔试图以性革命改善道德的观念。以兄妹身份相恋受到荣格“阿尼玛”、“阿尼姆斯”原型的影响,是个体获得自我统一的象征。最后,乌尔里希与阿加特体验“千年王国”的过程是在两人的对话中完成的。穆齐尔试图通过承认语言指称的丰富性建构一种逻辑上可能的世界。“反讽”和“离题”则是整部小说的语言风格,这使得整部小说与“千年王国”具有同构的效果。第三章探讨造成“千年王国”体验未完成性的原因。就个体与自我的关系来看,由于个体生命的存在具有偶然性,因而个体无法企及自己的本质;就个体与他者的关系来看,通过“兄妹乱伦”重建伦理达到人与人之间整一性的愿望具有神话色彩;就个体把握世界的方式来看,“千年王国”是用感觉的方式把握世界的尝试。然而感觉具有无序性,对象世界的整一性又已经丧失。这种方式是注定要失败的。最后,通过恢复语言意义的丰富性来建构“千年王国”使得语言陷入了“繁复”之中。在表达的“精确”性与“繁复”性之间,穆齐尔无法获得平衡,从而使得“千年王国”无法完成。
其他文献
晚清以来,时代的剧变引发了文学界的巨变。在“经世致用”学说的影响下,晚清文人开始有意识地寻求创作上的改变。龚自珍、魏源等人纷纷将“经世致用”之理念加入到诗歌创作中,强
眼睛属于自然,而眼光则蕴含智慧。有眼睛不一定有眼光。眼睛可以看到有形的物体,视力的好坏决定所看物体离开视者的距离。人的眼睛在动物界不如鹰,但人的智慧决定人能够看得比鹰更遥远。科学家发明了望远镜。这是人类眼睛的延伸,自然拓展了人类的视角空间。所有动物都不能比拟。   人类愿意继续明亮自身的眼睛。美国宇航局4月20日发布一对相互作用Arp星系图片,纪念哈勃望远镜升空21周年。(见图片)这说明,人类的
孙西洋,特级教师,执教于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教练员,全国重点数学学科特色教育带头人,江苏省首届高考优秀指导教师,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6项。  现阶段,受多层面影响,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普遍缺乏问题意识。其实,这才是教师教学的最大问题。  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通过“四先四后学习法”(先预习后听课,先理解后记忆,先思考后动笔,先复习后作业)与“五主体教学法”(教师为主导,学
《凯瑟琳伯爵小姐》《心之所往》《胡里痕的凯瑟琳》《库丘林之死》《炼狱》五部戏剧贯穿了叶芝的创作生涯,是理解作家思想体系和创作理论的重要支点。本文结合叶芝的《幻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