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1958-2008年不同年代包头市东河区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及重点传染病的流行规律的分析,全面掌握东河区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动态,对今后加强传染病管理,有效防控传染病发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回顾性资料分析的方法,搜集了包头市东河区1958-2008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应用Excel 2003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应用指标有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定基比、环比等。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传染病在不同季节、不同年龄、不同人群等的流行趋势及流行特点分析。并对东河区不同年代发病顺位保持在第一位的四种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痢疾、麻疹和肺结核进行了重点分析。结果1.基本情况1958-2008年累计报告法定传染病31种,年平均发病率为588.50/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2.78/10万,年平均病死率为0.47%。从1958年到2008年,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率从1958年的1721.95/10万下降至2008年的443.18/10万,下降了74.26%。死亡率从1958年的9.55/10万下降至2008年的0.2/10万,下降了97.90%。最高发病年份为1965年,发病率为3686.87/10万。最低发病年份为1970年,发病率为133.42/10万。死亡率最高的年份是1959年,年平均死亡率为30.44/10万,1985、2005、2006年没有死亡病例。60年代传染病发病主要表现为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年平均发病率为1501.65/10万,年均死亡率为10.64/10万。居传染病发病、死亡首位的是呼吸道传染病麻疹;70年代发病率、死亡率均显著下降,年平均发病率为357.16/10万,年均死亡率为1.96/10万。居传染病发病首位的是肠道传染病痢疾。死亡居首位的仍然是呼吸道传染病麻疹;80年代传染病发病趋于平缓,年平均发病率为445.15/10万,年均死亡率为0.74/10万。居传染病发病首位的是肠道传染病痢疾,死亡居首位的是病毒性肝炎;90年代表现为发病率继续降低死亡率有所回升,年平均发病率为370.87/10万,年均死亡率为1.02/10万。居传染病发病、死亡首位的是病毒性肝炎;2000年代传染病发病小幅振荡中上扬,死亡率降低,年平均发病率为388.10/10万。死亡率降低,年均死亡率为0.63/10万。居传染病发病、死亡首位的是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不同年代传染病发病高峰季节集中在6-8月份。家务待业人群在发病人群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其次为工人。发病高峰年龄集中在20-40岁之间的青壮年。2.病毒性肝炎1959-2008年共报告病毒性肝炎4588例,死亡4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8.78/10万,年均死亡率为0.31/10万,病死率为1.07%。病毒性肝炎总体发病情况呈上升趋势。病毒性肝炎发病数在发病构成中的比例逐年增大。60-80年代的发病季节性明显集中在10月和11月,90年代和2000年代发病季节不明显。从80年代到2000年代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年龄从15岁以下的小年龄组向20-44岁的青壮年组转移,发病人群中以工人最多,其次为家务待业人员,第三是学生。3.痢疾1958-2008年共报告痢疾病例27776例,死亡28例,年均发病率为172.30/10万,死亡率为0.17/10万,病死率为0.10%。法定报告痢疾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痢疾的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七月是发病高峰期。发病年龄构成中5岁以下儿童占26.81%,发病人群中儿童最多,其中散居儿童占多数。4.麻疹1958-2008年共报告麻疹病例26894例,死亡191例,年均发病率为166.83/10万,死亡率为1.18/10万,病死率为0.71%。麻疹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从60年代的高发病率(年平均发病率为822.74/10万)、高死亡率(年平均死亡率为5.74/10万)到2000年代的低发病率(年均发病率为7.06/10万),无死亡病例。麻疹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5月是发病高峰期。1岁以下是发病高峰,15岁-35岁出现反弹发病人数大量增加。发病人群构成中以儿童和学生为主占61%。5.肺结核1997-2008年共报告肺结核6761例,死亡24例,年均发病率为138.69/10万,死亡率为0.49/10万,病死率为0.12%。1997-2003年肺结核发病率在震荡中下降,03年发病率最低为59.69/10万,比97年下降了51.89%;之后开始上升05年发病率最高214.37/10万,是03年的3.59倍。肺结核的季节性发病不明显以四月份发病相对较多,20-80岁各年龄段的发病构成所占比例差距不大。发病人群以家务待业、工人、离退休人员、学生四种人群为主占70%。结论1.1958-2008年传染病发病经历了六十年代的剧烈动荡期,七十到九十年代的平稳期到2000年代的稳中微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并且各类传染病的疾病排列谱有较大的改变。六十年代东河区传染病呈自然流行状态,流行水平较高,发病主要以疫苗可控类传染病如麻疹、百日咳、流脑等呼吸道传染病为主。之后由于疫苗的有效干预,传染病流行强度降低,以肠道传染病痢疾发病为主,2000年代传染病发病呈现稳中微升的趋势,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是成为要重点防治的传染病。2.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加强对新生儿以外人群的乙肝疫苗免疫,可有效降低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3.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降低痢疾发病率的主要措施。4.加强对疫苗接种人群及以外人群的发病监测,开展常规免疫与加强免疫相结合的方法,防止出现麻疹疫情反弹。5.城镇低收入者和下岗群体是结核病防控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