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使中国成功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但随着环境、资源、人口等红利的衰减、“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累积、国际经济格局深入调整等一系列内因与外因的作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的产业结构面临转型,生态环境亟须改善,经济急需寻找新的增长点。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品变革蓄势待发,以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为代表,发达国家正在积极谋划部署,加快重构全球产业发展格局,抢占信息化环境下工业竞争的制高点。而作为中国工业的重中之重--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企业、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关注的问题。2015年诞生的《中国制造2025》成为中国实施制造强国的一个行动指南。而《中国制造2025》的基础是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因此,新常态经济下,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水平成为企业发展的策略,而在两化融合水平下做好资源的支持工作,也就是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水平下做好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对支持工业发展,经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融资方式的不断创新确实缓解了一部分企业的资金压力,但由于资金需求的环境及时机运用不当,仍然无法使企业快速发展或走出持续低靡的困境。融资时机将成为新常态经济下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水平企业关注的一大重点。企业只有把握好融资的时机,将恰当的资金运用在适时的“刀尖”上,方能使企业如虎添翼,真正发挥资金的作用。本文主要以企业融资为主线,根据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水平的四个阶段为纵轴,以H公司为例对公司的战略环境和两化融合水平为切入点,分析两化融合四个阶段:起步建设、单项覆盖、综合集成、创新突破融资存在的机会和问题,寻找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融资的最佳时机及建议的融资方式,为其他相似企业做最佳融资时机选择提供借鉴,同时对融资方式进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