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能耗优化方法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lanfe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机械振动监测领域,已有的有线监测系统往往在应用时布线复杂、部署成本高、可维护性差,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虽然可以弥补有线监测的不足,但机械振动信号具有信号微弱、频率高、范围广、传输数据量大等特点,节点需具备高频采集、高采集精度、大量数据缓存以及数据快速传输等性能才能快速获取大量高精度振动信号,在满足这些高性能要求的同时,会大幅增加能耗;节点在监测应用中往往要嵌入设备内部,采用的是锂电池充电,能量非常有限;节点在布置到设备的监测点后,由于振动监测环境的特殊性,更换节点电池困难。所以在保证节点各项性能前提下,对能量非常有限的节点进行能耗优化是机械振动WSN实现长期稳定监测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数据采集、存储和传输是机械振动WSN节点工作的一个循环,节点工作能耗除了空闲状态就是来自这三个环节。节点在空闲状态和以上三个环节中,影响其能耗因素可以细分成多种,例如:采集节点的电源系统和前端硬件、安全数字输入输出(Secure Digital Input and Output,SDIO)数据读取方式、数据传输过程中的节点发射功率、数据多信道传输、网络拓扑是否均衡等。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研究点对机械振动WSN节点能耗优化展开研究:(1)针对现有的双核心处理器架构的机械振动WSN采集节点空闲能耗较高、电源模块多而且分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低功耗的机械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电源集成设计与能耗优化方法。首先针对现有节点的电源复杂,能耗较高的问题,对节点的电源系统进行低功耗与集成设计,然后分析双核心采集节点主处理器模块、从处理器模块和控制芯片外围电路等功能模块的能量消耗情况,进而对节点工作模式切换进行软硬件设计,分析节点在数据传输时数据读取的能耗,根据采集节点的任务需要,有序地将控制核心进行待机或唤醒,有效降低机械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节点的能量消耗。(2)节点数据读取的SDIO过程与数据块的大小有直接关系。机械振动监测中,振动信号的频率范围较广,节点的采样频率就随之升高,那在短时间内会产生大量的振动数据,以50000Hz采样频率为例,在1s内会产生150KByte长度的数据,因数据传输带宽的限制,采集的数据无法实时上传就先存储在Micro SD卡中,再通过SDIO读取振动数据,处理器STM32F405RGT6进行SDIO操作的能耗较高,那么可从SDIO读取数据块的大小出发对节点的能耗进行优化。(3)针对机械振动WSN采集节点不能感知通信环境链路质量指示,采用发射功率大导致数据传输能耗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机械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大量数据传输发射功率优化控制方法。首先通过统计实验确定链路质量指示(Link Quality Indicator,LQI)与丢包重传率、节点发射功率与传输单个数据包所需能耗的离散关系,以及节点发射功率与LQI的数学模型的类型;然后使用最小二乘法对节点的发射功率和传输能耗的离散数据进行拟合,构建模型;最后,根据该模型优化得出最小能耗对应的发射功率,在每次传输数据前节点只需发送极少量数据包便可重新优化计算发射功率并更新,降低采集节点数据传输能耗。(4)机械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低功耗监测系统的设计。基于微软C#编程语言,设计了数据监控管理平台软件,开发了节点采集状态上报、节电工作模式控制、节点掉线与链路质量监测等功能模块。最后,在典型航空机载设备齿轮传动寿命预测技术的试验台上应用开发的监测系统进行试验,验证了该机械振动WSN低功耗监测系统应用于机械设备振动监测领域的有效性。文章最后总结了本文进行的工作,并展望后续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以及化石燃料的减少成为21世纪以来制约人类发展的突出因素,而太阳能储量丰富、易于获取且环境友好,故而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相较于其他三种聚光式太阳能发电方式(抛物线槽式、线性菲涅尔式、定日镜塔式),抛物面碟式(PDC)热效率最高。在整个PDC系统中,接收器是截获太阳能和实现太阳辐射能向传热工质热能转换的关键部件,其光热转换性能的优劣对整个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性能有着关键的
光电设备作为天文观测跟踪的重要仪器,正在向着大型化、复杂化方向发展,众多部件之间具有丰富的信息交互,导致设备故障模式增多,需要定期对一些关键部件进行维护。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人们通常根据经验对维护周期和维护行为进行决策,易导致维护频率过高或不足,进而增加设备维护时间和维护成本。另外,光电设备工作环境恶劣,现场维护人员和传达维护计划的专家距离较远,导致维护计划执行不及时。为提高光电设备的可用度、降低维
油浸式变压器是电力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其稳定、安全和可靠运行是电网安全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国内外由于油硫腐蚀造成的绝缘失效问题频发,严重威胁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目前对于延缓变压器铜绕组硫腐蚀的途径主要包括绝缘油精炼除硫、换油及添加金属减活剂等,但这些方法在经济性、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对于油纸绝缘性能的影响等方面均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采用晶界特征分布优化(GBCD)铜绕组,在不同温度、腐蚀性硫化物二
油中溶解气体分析(Dissolved Gas Analysis,DGA)为电力变压器状态检测提供了有效依据;气体传感技术是实现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分析的关键;结合气体传感阵列技术的高性能气体敏感方法是实现变压器油中溶解多组分气体在线监测的瓶颈。论文以单壁碳纳米管(SWCNTs)及其功能化衍生物(羟基衍生物、羧基衍生物、经乙二胺氨基化的衍生物、经苯胺氨基化的衍生物、镍Ni包裹的单壁碳纳米管、钯Pd
永磁同步电机以其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调速范围宽等优点广泛的应用于工业领域。在实际的应用中,为了保证电机速度和位置的精确控制,就需要精确控制电机的电磁转矩。由于电机的电磁转矩是定子电流和转子磁链相作用产生的,因此,需要电流传感器来获取精准的绕组电流,实现电流环的高性能控制。在某些特殊的应用场合中,对电机控制系统的成本和体积要求严格,但高精度的电流传感器存在价格昂贵、体积大等问题。为此,研究人员提出
大型核聚变实验装置中,用于构建实验光路的特种实验模块尺寸巨大、种类繁多,对配套工装的各项性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了完成特种实验模块的精密装校,重庆大学设计了一套专用于下装类特种实验模块的特种工装,而水平调整单元是该工装中完成特种实验模块定位、安装的关键机构。水平调整单元本质上是一套三自由度空间并联机构,其设计与性能将影响特种实验模块装校的成败。本文基于模块的实际装校需求,以传统的3-PRS机构为基
随着柔性可穿戴电子产品的兴起,人们对柔性储能器件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在柔性储能器件中,柔性超级电容具有高功率密度、环境友好、充放电快和循环寿命长等优点,近年来成为了研究热点,柔性电极的材料和制备是决定其性能及成本的关键因素。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简称LDH)具有层板元素可调、大比表面积、高氧化还原活性等特征,是一类良好的赝电容电极材料,已引起了人们的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是一种来源于中胚层的成体干细胞,由于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免疫调控能力,在细胞、组织工程以及再生医学等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维生素A(Vitamin A,VA)作为机体不可或缺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在动物繁殖、胚胎发育、骨骼发育、机体免疫、抗氧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许多体内外试验已经证实VA是一种
随着国内城镇化发展不断加快,国家电网系统相关电力设施得到快速发展,智能电表作为其中的关键部分,其生产规模也得到了极大发展。在智能电表的制造过程中,为保证生产的智能电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质量要求,需要对其液晶屏显示质量、铭牌印刷质量等进行严格检测。电表铭牌是智能电表的关键部分,电表铭牌的外观缺陷会影响智能电表的整体外观,因此电表铭牌的质量保证对于智能电表的生产质量十分重要。电表铭牌的主要外观缺陷为漏
鱼类绚丽的体色形成受基因、营养条件以及环境中的生化因子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鲤(Cyprinus carpio)尾鳍呈分叉状,上叶青灰色,下叶红色。本文以鲤尾鳍为实验材料,探究鲤尾鳍上不对称体色形成过程及其发育调控机制,相关研究结果如下:(1)鲤尾鳍体色的组织学观察显示:鲤尾鳍有黑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和红色素细胞三种色素细胞;尾鳍上叶黑色素细胞数量多于下叶,而尾鳍下叶红色素细胞和黄色素细胞总量多于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