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扶余油田处于吉林省松原市境内,构造位置上位于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凹陷区东缘,扶新隆起带扶余三号构造上,是一个被断层复杂化的多高点穹隆背斜。油藏属于中孔中高渗透构造砂岩油藏。油田开采的主要目地层为白垩系泉头组四段(扶余油层),岩性主要为粉砂岩和细砂岩,其储层分布比较稳定。研究区西25-20区块位于扶余油田西区,动用面积为2.83km2,地质储量为711.3×104t,目的层主要发育泉头组四段的扶余油层,主力油层主要包括4?10小层,油藏埋藏浅,油层多而薄,物性差异大。储层以粉细砂岩为主,储层平均孔隙度为237%,渗透率为156×10-3μm2。
扶余油田西25-20区块区块经过三十年的注水开发,非均质性强,剩余油分布极为复杂,正面临严峻的开发形势。因此,以往基于小层的剩余油研究成果己经不能满足剩余油预测的需要和新技术应用的需求,迫切需要需要通过储层构型解析及相控三维精细地质建模研究,更客观的预测井间储层三维空间特征,深入解剖小层砂体的内部构型,研究砂体内部的渗流屏障、滲流差异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以期为下一步井网重组,使注水区块最大限度地提高水驱控制程度,为聚合物驱试验奠定井网基础,指导油田更为深入的开发调整工作。
本文在基础地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进行了渗流屏障的识别与划分。研究表明:以沉积作用为主形成的泥质隔夹层是本区流动单元的主要渗流屏障,与此同吋,笔者结合硏究区资料的实际情况从孔隙度、渗透率、孔渗比、有效地层厚度、地层系数、FZI、泥质含量、粒度中值、净毛比等众多参数中优选了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流动带指数、地层系数这五个参数作为取心井流动单元划分的主控参数,本区使用的FZI法灰色理论划分方法对各类流动单元识别效果明显,在流动单元划分方法和参数优选的基础上,用聚类分析法形成了取心井流动单元的聚类谱系图,共建立了四个聚类中心,即四类流动单元,笔者将其分别命名为1、2、3、4类流动单元,1、2类流动单元主要发育在河道区,3、4类流动单元主要发育在河道边部及河道侧翼部位;因工区只有少量的取心井,所以在未取心井上确定流动单元十分重要。具体过程为:首先对取心井样品进行聚类分析得到的流动单元分类结果,再对结果进行判别分析,得到各类流动单元的判别解释函数。然后将非取心井各单砂层的流动单元判别参数代入到函数中就可得到流动单元类型。本次判别分析选用了前面确定的五个参数。
在上述硏究的基础上,将工区单井流动单元划分结果输入到Petrel软件中,并运用垂向上构型控制,平面上沉积微相控制的思想建立了流动单元的三维空间模型,预测流动单元的空间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综合含油性的测井解释成果,建立了剩余油的分布模式,对该区油田增储上产具有较大的适用价值;结合生产动态资料,分析认为不同类型的流动单元对储层的吸水能力和产液能力均起着不同程度的控制作用;利用流动单元与剩余油分布关系认为:1类流动单元虽然底水推进速度快,油井当前水淹程度普遍偏高,但相对其它类型流动单元,剩余油仍然较高,尤其在井间区域残余油仍有大量分布;2、3类流动单元相对1类流动单元未动用层段多,是下一步剩余油挖潜的重点区域,4类流动单元虽动用程度底,但因物性较差,原始含油饱和度和剩余油饱和度均较低。
流动单元研究是当今储层精细油藏描述的一个难点及热点。现今吉林油田扶余采油厂大部分区块己进入高含水期,采收率相对较低,剩余油表现为总体分散、局部相对集中。本次研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三角洲流动单元划分对比、评价及应用的研究方法及思路,深化了对研究区储层非均质性的认识,为该区开发阶段提高采收率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对同类油藏的挖潜也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扶余油田西25-20区块区块经过三十年的注水开发,非均质性强,剩余油分布极为复杂,正面临严峻的开发形势。因此,以往基于小层的剩余油研究成果己经不能满足剩余油预测的需要和新技术应用的需求,迫切需要需要通过储层构型解析及相控三维精细地质建模研究,更客观的预测井间储层三维空间特征,深入解剖小层砂体的内部构型,研究砂体内部的渗流屏障、滲流差异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以期为下一步井网重组,使注水区块最大限度地提高水驱控制程度,为聚合物驱试验奠定井网基础,指导油田更为深入的开发调整工作。
本文在基础地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进行了渗流屏障的识别与划分。研究表明:以沉积作用为主形成的泥质隔夹层是本区流动单元的主要渗流屏障,与此同吋,笔者结合硏究区资料的实际情况从孔隙度、渗透率、孔渗比、有效地层厚度、地层系数、FZI、泥质含量、粒度中值、净毛比等众多参数中优选了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流动带指数、地层系数这五个参数作为取心井流动单元划分的主控参数,本区使用的FZI法灰色理论划分方法对各类流动单元识别效果明显,在流动单元划分方法和参数优选的基础上,用聚类分析法形成了取心井流动单元的聚类谱系图,共建立了四个聚类中心,即四类流动单元,笔者将其分别命名为1、2、3、4类流动单元,1、2类流动单元主要发育在河道区,3、4类流动单元主要发育在河道边部及河道侧翼部位;因工区只有少量的取心井,所以在未取心井上确定流动单元十分重要。具体过程为:首先对取心井样品进行聚类分析得到的流动单元分类结果,再对结果进行判别分析,得到各类流动单元的判别解释函数。然后将非取心井各单砂层的流动单元判别参数代入到函数中就可得到流动单元类型。本次判别分析选用了前面确定的五个参数。
在上述硏究的基础上,将工区单井流动单元划分结果输入到Petrel软件中,并运用垂向上构型控制,平面上沉积微相控制的思想建立了流动单元的三维空间模型,预测流动单元的空间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综合含油性的测井解释成果,建立了剩余油的分布模式,对该区油田增储上产具有较大的适用价值;结合生产动态资料,分析认为不同类型的流动单元对储层的吸水能力和产液能力均起着不同程度的控制作用;利用流动单元与剩余油分布关系认为:1类流动单元虽然底水推进速度快,油井当前水淹程度普遍偏高,但相对其它类型流动单元,剩余油仍然较高,尤其在井间区域残余油仍有大量分布;2、3类流动单元相对1类流动单元未动用层段多,是下一步剩余油挖潜的重点区域,4类流动单元虽动用程度底,但因物性较差,原始含油饱和度和剩余油饱和度均较低。
流动单元研究是当今储层精细油藏描述的一个难点及热点。现今吉林油田扶余采油厂大部分区块己进入高含水期,采收率相对较低,剩余油表现为总体分散、局部相对集中。本次研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三角洲流动单元划分对比、评价及应用的研究方法及思路,深化了对研究区储层非均质性的认识,为该区开发阶段提高采收率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对同类油藏的挖潜也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