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从“话语标记”概念产生以来,国内外学者都在密切关注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研究话语标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汉语,有助于了解人们成功交流的关键信息。口语交际中的话语标记“你说呢”在功能、语篇位置和产生原因等方面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之前的研究中往往只将“你说呢”作为简省特指疑问句“VP+呢”去研究,关注其“有疑而问”的用法,忽略了“无疑而问”的话语标记用法。“你说呢”作为话语标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话语标记”概念产生以来,国内外学者都在密切关注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研究话语标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汉语,有助于了解人们成功交流的关键信息。口语交际中的话语标记“你说呢”在功能、语篇位置和产生原因等方面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之前的研究中往往只将“你说呢”作为简省特指疑问句“VP+呢”去研究,关注其“有疑而问”的用法,忽略了“无疑而问”的话语标记用法。“你说呢”作为话语标记,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功能和类别。本文考察“你说呢”的话语标记用法与特征,分析其话语标记功能,探究其形成机制,并且与相关的话语标记进行对比,以便于类似的话语标记研究。研究分为绪论、主体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为综述性部分,简要的概述话语标记“你说呢”的研究概况、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等。正文部分为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一章明确话语标记的分类标准,并且在话语标记理论基础上,对搜集的语料进行整理分类。第二章从话题功能、人际互动功能和元语用功能三个角度分析话语标记“你说呢”语篇组织功能。从多方面认识话语标记“你说呢”,有利于掌握其用法。第三章探讨“你说呢”话语标记功能的形成机制,包括结构虚化导致的语法化、句子的省略和缩写、“你+认知类动词+呢”结构形成以及以问代答。通过正文的分析和研究,在结尾对全文进行脉络梳理和概括,并说明汉语话语标记研究对汉语研究的重要性。
其他文献
自1902年尼采被介绍到中国至今已有120年,在此期间尼采美学思想为中国学人、学派所接受,并对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接受尼采美学的历程大体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即二十世纪上半叶和八十年代之后。二十世纪上半叶是“启蒙”与“救亡”两大主题占据时代主流的时期,这种历史语境是中国接受尼采美学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两大主题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内在需要,中国学人对尼采美学的接受也呈现出明显
在20世纪时期,针对文学批评较为普遍的看法是韦勒克的观点。韦勒克对这一批评概念做了区分,划为了广义和狭义两个部分。广义的批评指的是一切有关文学的理论和原理,不单单局限于对某部作品或者作者的评价。狭义的批评恰是相反,它针对的对象主要是具体文学作品。在这里探讨李健吾的文学批评,采取广义的含义,不仅讨论他对具体作品的批评,而且也关注其批评的理论。在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时期,李健吾以“刘西渭”为笔名,发表了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治疗岛叶高级别胶质瘤(HGG)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2020年显微手术治疗的37例岛叶HGG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采用术中唤醒麻醉技术,11例应用术中监护,5例采用术中唤醒麻醉+术中监护,10例使用5-氨基乙酰丙酸荧光引导。肿瘤全切除5例,肿瘤次全切除32例。术后病理显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11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21例,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5例。术后出现缺血性脑卒中
伊塔洛·卡尔维诺是意大利久负盛名的作家和文学批评家,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一个小说家,卡尔维诺不断探寻传统文学的边界,创新小说的表现形式,挖掘文学创作的无限可能。在进行文学创作的同时,卡尔维诺自觉吸收文学传统与时代思潮,最终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文艺观。卡尔维诺的文艺观点集中体现在《美国讲稿》一书中,本论文将以《美国讲稿》为切入点,探寻卡尔维诺文艺观的生成因素,并结合卡尔维诺的作品
作为实用主义艺术哲学与分析美学领域的重要学者,马戈利斯对文学与艺术的解释问题有着独到的观点。马戈利斯的解释理论以两方面问题为核心:其一是可解释物的本质与界限问题,其二是解释活动的客观性问题。马戈利斯提出了自然世界与文化世界的二元划分——自然世界中的实体具有物理属性,因而具有“确定的”本质;文化世界中的实体为意向实体,具有意向属性,只有“可确定的”、非本质性的“本质”,此种本质是流变的和可替代的。文
加快发展节能环保清洁产业是推动节能降碳、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选择。为及时、准确地反映节能环保清洁产业发展阶段性成果,助力上海市产业升级和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本文以《节能环保清洁产业统计分类(2021)》为依据,研究建立节能环保清洁产业的统计测算方案,测算“十四五”初期上海市该产业的规模和发展现状,并对统计方法和行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明代王罃编著的《群书类编故事》,这部书共有二十四卷,分天文、时令、地理、人物、仕进等十八门类,其中人伦类四卷,仙佛类三卷,人事类两卷,其它类各一卷。编者王罃将搜集到的故事依照类目进行编排,并注明出处来源。以往学者对《群书类编故事》的研究不多,本文就其编纂体例着眼,把《群书类编故事》看作一部专收故事的通俗类书,在此基础上,对其编者、成书、体例、版本、内容等问题做全面细致的研讨。第一章
本论文研究西方意识流小说情节和中国1980年代意识流小说情节的不同之处。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意识流小说不但使西方文学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使中国1980年代小说的叙事艺术发生了重大变革。其显著标志是,小说叙事核心由对外部客观世界的描摹开始转向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挖掘,随着这种转向的出现和小说艺术的发展,中国1980年代小说的创作视点开始真正地发现了“人”,成为了“人的文学”。中国文坛对西方意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