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的高风险性,融资问题一直都是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中小企业担保业的发展,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然而由于我国信用担保业起步较晚,信用担保还存在很多问题,信用担保在运行中还存在诸多风险。如何有效的防范和化解风险是确保信用担保业安全运作的关键所在。这正是本文的重点所在。担保风险管理机制包括补偿机制、风险转移机制、内控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等。目前,在风险补偿机制上,担保机构无力提取足够的风险准备金,各级政府的基金补偿制度未得到全面有效的建立。在风险转移机制上,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作为专业担保人,其能有效分散、转移担保风险的反担保和再担保机制也未得到全面有效的建立。在内控机制上,许多担保机构没有建立起严格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在风险预警机制上,担保机构普遍缺乏一套科学的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对受保企业的资信调查主要是借助于简单的财务报告和走马观花式的询问,缺乏真实准确的评判。本文对信用担保风险的管理从担保机构和受保企业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从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防范机制探讨如何对受保企业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该部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风险补偿;风险转移;内部控制等。其次,从信用评估入手来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在众多中小企业中,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最活跃的力量,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柱。因此,本文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着眼点,通过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专家评价与科学计算互为补充的系统分析方法,建立了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模型(模糊评估),体现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性,成长性和发展性的特点。模糊评估模型旨在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有一个较为科学全面的评价,从而为担保机构在评价信用风险,作担保决策时提供依据。最后,通过本文所采用的信用评级模型对某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做出评价。风险管理是涉及到多方面的难题,本文就自己的知识范围,浅谈了信用担保风险管理的措施,但愿能够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风险管理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