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独特的生物学活性,可以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动植物来源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数量有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微生物发酵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兴趣.微生物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有生产周期短、易于大规模培养、不受产地和季节气候的限制等突出优点,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该文正是以此为立题依据,从一支产脂性能良好的菌种--深黄被孢霉(Mortierella isabellina)AS 3.2793出发,经过紫外线、氯化锂复合诱变,成功筛选出一株多不饱和脂肪酸高产菌--突变株MUI0310,该突变株变温摇瓶培养192小时,生物量达到21.80g/L,总脂含量达到61.47%,总脂得率达到13.40g/L.气相色谱分析其油脂组成,多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为23.21%,多不饱和脂肪酸总得率提高到3.11g/L,两种重要的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γ-亚麻酸总含量为23.05%,其中γ-亚麻酸为9.41%,γ-亚麻酸的摇瓶得率为1.26g/L,均比出发菌株有明显的提高.连续传代多次,其产量性状无显著变化.发酵实验表明菌株MUI0310极有潜力改良成为工业化生产菌种.然后,我们又以突变株MUI0310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该突变株在摇瓶发酵中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突变株MUI0310的最佳发酵周期为8天,前5天的培养温度应该维持在28℃,然后降至25℃再培养3天.培养基的初始pH要调整到6.0左右.摇瓶种子培养液接入到产脂摇瓶时,最佳接种量为12%左右.另外,培养到30小时后再补加5%的葡萄糖.在该实验得出的最佳条件下,突变株MUI0310的生物量提高到25g/L左右,提高幅度为13.11%;总脂含量提高到68.01%,提高幅度为10.64%;总脂得率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得率分别提高到了17.34g/L和3.96g/L,提高的幅度均为27%以上.又对得到的菌株进行紫外线和氯化锂复合诱变、以及硫酸二乙酯和氯化锂复合诱变,涂布在诱变培养基上,对分离出的突变株进行摇瓶发酵初筛,从中我们得到一支产花生四烯酸的菌株.该菌株在摇瓶产脂培养基中发酵8天:生物量达16.57g/L,油脂含量达49.10%,油脂得率达8.14g/L,油脂中花生四烯酸的含量为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