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乡土小说,多是知识分子在离开故土、进入城市后创作的,是知识分子身心受到近代文化与乡土文明双重影响的结果。师陀作为那一时代知识分子的代表,自荣获《大公报》奖金的首部短篇小说集《谷》开始,就未曾间断独具风格的乡土小说创作。现代与传统、城市与乡土的矛盾、碰撞,成为其乡土小说的创作来源,他虽生于乡里,亦常以乡下人自居,然而多年的都市生活、现代文化熏陶,让他徘徊于都市、乡土之间,感受身份认同的两难处境,体验着双向的放逐与迷失。 本文观察到师陀乡土小说前后期有着较为明显的风格差异,其居于北京时期的乡土小说受五四精神及左翼文学影响,锋芒尖锐,批判、讽刺着国民劣根性和乡土社会的因循守旧,然而在师陀移居上海并经历沦陷区与世隔绝的生活之后,他的乡土小说转向反思与内省,笔调忧郁,流露出对于城市和乡土的双重失落,对于乡土有着既爱且恨的注视,亦即深情回望和严厉环顾交织。本文即是从师陀乡土小说的风格转向着手进行研究的: 本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进城与怀乡——师陀的乡土书写,这一部分观照着三十年代现代文学的乡土小说写作热潮和师陀乡土小说的总体特征,简单地说就是“外沈内鲁”——神似沈从文的抒情外表却包裹着鲁迅一路的批判与锋芒。在师陀的小说里,有着温情的乡土风光,然而难以遮掩人情的淡漠、残酷与压抑,以及师陀对于乡土中国的批判。 第二部分,走调的牧歌书写。师陀早期的乡土小说创作,如《谷》、《里门拾记》可清晰见出启蒙、五四精神、左翼思潮以及精神导师鲁迅的影响。师陀这一时期的乡土小说创作触及到乡土中国守旧落后的角落,对国民劣根性进行讽刺与揭露,“刺”成为了师陀早期乡土小说风格的主题词,然而师陀在面对乡土的时候,心情是复杂的,他眷恋着美丽的乡间风光,因此他用牧歌般的美丽风物来反衬乡土人世的鼎沸喧嚣。 第三部分,《果园城记》:环顾与回望。师陀晚期的乡土小说以《果园城记》为代表,受到沦陷区隔绝的氛围和压抑的都市空间的影响,风格由尖锐讽刺转向内省忧郁,对于都市的不认同使得师陀转向自己的乡土,然而对乡土的温柔回望并不能掩盖严厉注视之下乡土的滞后面貌,这令作家体验到双向的失落,在这双重的放逐中,师陀感受到心灵的迷失和忧郁,不禁以“精神怀乡”的方式展开着对于精神家园的追寻,这一段心灵的历程都凝结在温情与残酷交织、优美与荒凉并存的《果园城记》当中,而这也是一代知识分子的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