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人生活在一个全球日趋一体化的时代,并越来越多地接触到来自不同文化群体的人。这种跨文化的接触行为就是跨文化交际。语言在交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种文化中的交际与跨文化交际有着很大的不同。在跨文化交际中,即使人们克服了语言障碍,也可能发生交际的失误或失败。这种情况正是源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所产生的文化干扰。本文旨在通过对文化干扰的分析,提出降低或克服文化干扰的对策。 本文首先给出了文化、交际、语言的定义,并阐述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认为:文化即交际,用于交际的语言与操该语言为母语的人的整个社会、文化、生活经历是密不可分的。因而语言的概念在本文中延伸至包括文化的方方面面。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存在着差异,文化干扰交际是客观存在而不可避免的。 文化具有多维性,文化干扰可能出现在跨文化交际的各个方面。因篇幅所限,本文着重讨论了文化差异对词汇意义的推断、交际中的语言运用以及翻译所造成的影响。交际过程中,对交流者所表达意义的正确推断是交流成功的先决条件。通过对一些例案如表示颜色的词汇、动植物在语言中的代喻作用和委婉语的分析,本文作者指出:跨文化交际中,对交流语言意义的推断受到文化因素和个人生活经验的影响。表达同一概念意义的词汇在不同文化里有着不同的联想意义,产生不同的交流价值,正是这些不同妨碍了交流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互相理解。社会交往中,任何一种文化背景中的人都有着相同的行为,如见面打招呼、道别、表达感激、说恭维话等,但这些行为在不同文化中所使用的一些套语、惯例都不尽相同。如果对文化差异缺乏足够的了解,人们往往遵循自己已经习惯的习俗,交际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犯一些语用方面的错误,从而导致误解及交际的失败。 翻译作为交际的一种方式,也受上述规律的制约。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或一种文化中特有的现象或一种现象的特有表达,一般很难用另一种语言对等表述。遇到这种情况时,翻译总是受到限制。这种因为文化差异对翻译所造成的影响即是翻译的可译性限度。 为了降低乃至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干扰,本文还分析研究了文化干扰的表现形式及其成因。文化干扰在跨文化交际中主要表现在语言运用与文 化脱节,这些语言从语法上讲是无可挑剔的,但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看却是不 恰当的,乃至不可理解或不可接受。以汉语为母语的人用英语交流时,文化 干扰的表现形式就是把两种语言词汇简单地—一对等起来,用中国人的交际 习惯或习俗与操英语为母语的人交流,未能使语言正确地承载文化信息,使-对方无法理解。按照同样的方式,中国人在阅读英语文章或听英美人说英语 时,也不能正确把握文章或话语所含有的文化信息,从而不能理解文章或听 不懂话语。 因为文化干扰源于文化差异,所以了解引起文化差异的一些文化因素, 有助于对这些差异的理解,在交际过程中把握这些差异,按对方的文化习俗 准确地表达意思,才能避免文化于扰。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阐述了世界观、价值观、宗教、道德观、历史、地 理等因素在跨文化交际中是相当重要的。了解这些方面的知识,可以使人明 白为什么有的文化崇尚集体主义有的却崇尚个人主义、为什么有的人竭力表 现出谦虚有的却推崇直率等多种行为和意识差异。掌握这些知识还有助于交 流的双方以一种客观的态度来对待彼此的习俗,尊重对方的文化准则。 文化干扰的研究对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教师、学生都有很大的现实意 义。几十年来,尽管教、学双方尽了极大的努力,教、学效果却远不能让人 满意。很多学生虽然很好地掌握了语言知说 却仍然难以排除实际交往中的- 障碍,进行有效地沟通。这主要是教学中强调了语音、词汇、语祛等语言知 识,而忽视了文化背景知识,或为应付各种考试一味地实行应试教育。为了 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作者提出在英语教学中应加强文化知识的讲授,注重培 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并推荐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如使用富 含文化信息的教材、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介、对母语文化和所学语言的文化对 比分析、提高教师对文化在语言中的重要性的认识等等,以期达到理想的教 学效果。 文章最后提出,由于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文化趋同不断增加,文化及语 言的同化现象己不鲜见,本文中所讨论的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干扰可望降 低。文化及语言同化的研究是研究者大有作为的又一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