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伦坡计划是东南亚地区早期的重要区域合作之一,也是亚洲延续时间最长的区域合作,如今已改革为正式的国际组织为亚洲的区域合作继续发挥作用。加深对它的研究,尤其是东盟成立之前近20年(1949-1967年)的情况,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东南亚早期区域合作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及对后续亚洲区域合作的影响。科伦坡计划起源于1950年1月在科伦坡召开的英联邦外长会议,会议旨在研究通过多边贸易促进世界经济增长以维持东南亚、南亚地区的政治稳定。1950年前后,英国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力大减并试图通过加强英联邦在亚洲的区域合作来维持大国地位;而澳大利亚在二战后国力见长,且意识到自身未来的发展将系于亚洲地区,有意加强自己在亚洲的影响力。加之冷战爆发,共产主义开始在东南亚、南亚地区传播,因而,英澳两国推动科伦坡计划加强东南亚、南亚地区经济发展与合作来实现自己维护国家地位与反共的目标。由于仅靠英联邦国家的财力无法与强大的苏联、新中国抗衡,遂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请求下,美国加入科伦坡计划,为科伦坡计划注入了经济活力,也让科伦坡计划成为其全球遏制战略在东南亚、南亚地区的重要一环。而彼时东南亚、南亚区域内经济疲惫、百废待兴,民族主义兴起,国家独立运动风起云涌,科伦坡计划所具有的经济发展宗旨、低政治性以及较少的约束力让该地区的国家欣然接受,域内外行为体的积极互动给予了科伦坡计划生命。特定的历史背景赋予了科伦坡计划独特的机构设置与运作原则。科伦坡计划机构设置不但数量少而且组织结构松散,主要的机构为科伦坡计划协商委员会、技术合作理事会和技术援助办事处。协商委员会没有行政权力,也没有决定权,但它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论坛,通过讨论和协商,为双边援助提供便利。它另一个工作就是编写和发布的年度报告,即科伦坡计划的工作审查和进展报告。而技术合作理事会与技术援助办事处在组织结构上与协商委员会大同小异,没有实际权力,只是为科伦坡计划经济与援助工作起沟通、协调或记录作用。双边互动是科伦坡计划运作的主要原则,它使得施援国与受援国双方能够灵活地对接资源与需求。美国曾试图利用史塔生计划与原子能研究与训练中心将科伦坡计划改造为在多边主义基础上运行的正式地区组织,但遭到了包括亚洲国家在内的国内外反对,最终以失败告终。科伦坡计划在它早期发展的近20年时间里,给东南亚地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与规范意义。它让东南亚、南亚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持续与域外大国对话与互动,从而建构了东南亚、南亚地区自己的区域结构、区域特征及行为规范,加深了内部的区域认同,而通过与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和加拿大等临太平洋国家的合作,建构起了一个更大的区域认同—“太平洋区域”或“亚太区域”;跨区域合作的兴起让区域内实力相对强大国家萌生区域领导意愿,在科伦坡计划中,印度尼西亚与印度凭借自身具备的条件走上了这个区域领导的试验场;此外,科伦坡计划的成功实施是对东南亚、南亚地区区域需求的彰显,这包含政治与经济上的需求,尤其在经济上,科伦坡计划与亚远经委员会(ECAFE)的共同存在产生了相得益彰的效果,科伦坡计划为亚远经委员会指导下的湄公河开发机制的运作起了很大作用。在规范上,科伦坡计划形成的一系列规范成为亚洲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发展了一系列具有亚洲特色的“软制度”,非正式的、协商一致式的决策,多边框架主义下形成的双边互动原则,包容性与平等性原则等。此外,科伦坡计划还发展了区域合作的实用性议题原则,把区域合作的功能主要集中于经济合作方面,而高政治性的议题变成了各国讨论话题中的禁忌,这让科伦坡计划充满了亚洲特色,这些规范成为“东盟方式”创建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已公开档案文献,对科伦坡计划1949年到1967年间的起源背景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其机制创立与发展情况,进而得出科伦坡计划产生的历史与规范意义,彰显它在东南亚地区早期区域合作所占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