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由三部分组成: 1.“逆临床思维”与新型疾病发现方法的探讨,从理论上探讨发现新型疾病的思维模式。 2.“急性出血性阑尾炎”的发现与鉴别,即用“逆临床思维”模式分析鉴别所遇到的新型传染病现象——“急性出血性阑尾炎”。 3.“急性出血性阑尾炎”的病原学探讨,用系统的发现新型病原体的方法检测导致“急性出血性阑尾炎”的潜在传染因子。 第一部分 “逆临床思维”与新型疾病发现方法的探讨 目的:初步提出发现新型疾病的方法和一种新的临床思维模式。 方法:收集并研究20余种疾病发现的过程,总结其规律。 结果:新型疾病的发现过程和判断的思维模式似可初步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以疾病的异常特征为发现新型疾病的线索,包括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的特征。 2、研究新型疾病的步骤和方法。发现线索后要从流行病学、临床和实验室三方面系统收集资料,注意以个体表现异常和群体表现异常导致新型疾病发现的不同特点。 3、判断新型疾病思维方法的建议:①运用宏观思维。临床思维是针对个体的。当发现病例有异常特征时,常用个体差异解释。而“逆临床思维”是多层次、系统地寻找病例的群体特征,从整体上分析,排除个体差异,具有宏观思维的特征。②采用归纳推理综合判断。临床思维属演绎推理,即将已知的诊断标准判别患病的个体,尽量寻找与已知疾病的相似点,这种思维方式只适合已知的疾病。而“逆临床思维”强调收集各个有异常表现个体的共同特征,属归纳推理。不仅收集与已知疾病相同的特征,而且收集与已知疾病不同的特征,特别要注意有诊断价值的特征改变。当发现诊断标准与疾病的特征存在有意义的差别时,应考虑是新病种的可能。差别越多,越具有特征性,越有可能是新病种。③注意从已知疾病中独立出新型疾病可能性。④注意与病因学研究相结合。发现新的病因可帮助判断。⑤排除已知疾病。 结论:发现新型疾病的方法与思维模式不同于经典的临床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