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人类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世界第三大恶性肿瘤,死亡率居恶性肿瘤之首。通过放疗联合/不联合化疗,并联合全系膜切除的根治性手术治疗已经成为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方案。近几年来,尽管肿瘤免疫治疗在其他类型肿瘤中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是在结直肠癌中肿瘤免疫治疗仍然处在研究的初期。大量研究表明,反复的慢性炎症可以导致肿瘤的发生,本课题主要以DSS药物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症(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模型为研究对象,研究天然免疫γδT细胞在粘膜免疫中的作用。方法:实验1主要分离出WT小鼠肠道固有层淋巴细胞(Lamina propria lymphocytes,LPL),分析LPL中γδT细胞不同的亚群比例及主要分泌的细胞因子,并分析经过DSS诱导结肠炎之后,肠道中γδT细胞的免疫应答反应。实验2主要应用WT小鼠与TCRδ基因敲除小鼠研究γδT细胞在DSS诱导结肠炎中的作用,经过DSS诱导结肠炎,采用HE染色对肠道进行染色,然后对比两组小鼠肠道病理并且进行评分;对肠道中Gr-1~+CD11b~+细胞进行染色并分析,研究在正常情况下以及DSS诱导肠炎时两组之间有无差异,并且进行Gr-1~+CD11b~+细胞体外T细胞功能抑制实验明确其功能。实验3主要体外培养并扩增CD27~+的产生IFN-γ的γδT细胞,将培养的细胞转移至TCRδ基因敲除小鼠中,与没有转移细胞的TCRδ基因敲除小鼠同时用DSS药物诱导结肠炎,观察两组之间肠道炎症有无差异。实验4主要以TCRδ基因敲除小鼠为受体进行胸腺/骨髓(bone marrow,BM)细胞重建,对照组只有骨髓细胞重建,两组小鼠经DSS药物诱导结肠炎,观察两组之间肠道炎症有无差异。实验5主要以TCRδ基因敲除小鼠为受体,进行CD2-cre Rictor对照小鼠及条件性基因敲除(conditional gene knockout,c KO)小鼠胸腺/骨髓细胞重建,两组小鼠经DSS药物诱导结肠炎,观察两组之间肠道炎症有无差异。实验6主要腹腔注射Gr-1抗体中和WT小鼠体内Gr-1~+CD11b~+髓系细胞,对照组腹腔注射Gr-1抗体的对照抗体,两组小鼠经DSS药物诱导结肠炎,观察两组之间肠道炎症有无差异。结果:粘膜固有层淋巴细胞中的天然免疫细胞γδT细胞主要分泌IL-17,并且在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模型中γδT细胞分泌的IL-17显着增加。γδT细胞在DSS诱导的结肠炎中具有保护作用并且这种保护作用与Gr-1~+CD11b~+髓系抑制细胞相关。产生IFN-γ的γδT细胞在DSS诱导的结肠炎中不具有保护作用。产生IL-17的γδT细胞在DSS诱导的结肠炎中具有保护作用。Rictor cKO小鼠γδT细胞产生IL-17的减少削弱了γδT17在结肠炎中的保护作用。抗体中和Gr-1~+CD11b~+细胞可以加重DSS诱导的结肠炎的疾病进展。结论:(1)天然免疫细胞γδT细胞在DSS诱导的结肠炎中具有保护作用,其中起保护作用的是产生IL-17的γδT17细胞,产生IFN-γ的γδT细胞不具有保护作用。(2)肠道中Gr-1~+CD11b~+细胞具有免疫抑制功能,其在结肠炎疾病中起到保护作用。(3)在结肠炎中,γδT17细胞直接通过IL-17及其他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可以将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Gr-1~+CD11b~+细胞趋化至肠道炎症部位,从而对疾病起到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