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教授治校问题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an16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授治校是西方大学的传统管理模式,有着悠久的历史,萌芽于中世纪的巴黎大学,在西方大学管理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到19世纪时,西方大学大多已实施了教授治校的管理模式。20世纪伊始,许多大学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都采用教授治校作为治校理念,且形式多样化。各大学在引进教授治校理念的同时,积极借鉴和吸收欧洲大学教授治校经验,根据时代要求对教授治校理念进行不断创新,丰富其内涵。“教授治校”作为一种大学理念在我国20世纪上半叶曾有过短暂的引进和实施,对中国大学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教授治校”在我国有过长期的中断。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进行,教授治校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大学开始了新一轮教授治校的尝试,努力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教授治校模式。本文综合运用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调查访谈等方法对教授治校作系统研究,并从以下三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是对教授治校理念的概述。本文对教授治校理念的内涵及其本质特点进行了介绍。教授治校,本质上就是由教授集体全权处理大学学术事务。教授治校是大学作为探索高深学问的场所的本质要求,是由高等教育管理的特殊性所决定的。通过对教授治校的历史渊源及其重要性以及教授治校权利运作模式等方面的研究,阐述了教授治校理念的核心思想。第二部分是探讨了中国大学教授治校的历史、现状和问题。中国大学的教授治校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发轫期、停滞期、恢复和发展期。而中国大学的教授治校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存在着问题,包括思想认识偏颇,实施力度不够,法律保障缺乏等。本文试图从历史、体制、权力分配和文化等角度深度揭示存在问题的原因。第三部分是对我国大学教授治校的若干思考。本文力图从西方大学教授治校的历史演进和中国大学教授治校的实施现况、存在问题等方面总结出适合中国教授治校的理论和依据运作模式,把转变观念,完善教师队伍,健全组织机构和完善法律法规等方面作为中国大学教授治校的实施重点,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教授治校模式。基于以上考虑,本文试图通过对教授治校理念的探究,为我国大学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些许启示。
其他文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也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深刻认识和理解生活世界的内涵,采取合理有效的途径,只有
<正>《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
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是在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的电力电子器件,具有高耐压、低导通压降、高速开关能力、硬驱动及无需缓冲电路等优点,在中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型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系统中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拓展传统的教学与科研职能,与政府、产业界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
本研究在全面系统地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采用问卷法对苏州大学6个专业的580名研究生进行了调查研究,论文将使用两份问卷,一份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卷,另一份是大学
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状态,高校的生存环境也面临着一系列竞争,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使得大学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大学分类中重要类型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如
我国在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过程中,却出现了诸多问题。旨在构建起一个更为完善的本科生导师制框架,运用各种激励手段,促使这些问题的解决。实施导师制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注
在读硕士研究生的信息行为,对其在读期间的学习、工作、生活以及就业以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在相关理论思想的指导下,以在读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适应新的时代特征和要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治久安的战略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工作,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战略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也应当是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