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秦宣夫(1906—1998年)是中国近现代颇有成就的美术家、美术史论家和美术教育家。本文以秦宣夫先生为研究对象,着重阐述和分析秦宣夫先生的美术史论研究及其画风演变。 首先,本文从中国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以及人材培养观念的转变出发,分析了秦宣夫在受教育过程中所构建的知识结构,指出秦宣夫所具备的知识结构是他进行美术史论研究的基础;同时,本文在近代美术教育发展的情景中分析了他与艺术结缘的原因及其过程。以上述分析为基点,本文还从文化的角度从两个方面对秦宣夫进行了分析,即秦宣夫作为新型人才的批判性性格分析和有别于传统文人的显与隐的意识的分析。本文认为,这两个部分是秦宣夫在艺术理论和实践上作出成就的基础。 其次,本文阐述了秦宣夫美术史论研究的历程和涉及的范围,将他的研究分为美术批评、美术史研究以及个案研究三个部分。本文以解读秦宣夫遗留下来的美术史论文献为基础,结合近现代美术史论研究和创作实践观念,对秦宣夫美术史论研究的观念、方法和特色进行了详细而系统的梳理。指出,秦宣夫各历史阶段的美术史论研究、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他的研究代表了中国艺术史论研究在特定历史阶段所达到的水平。 其三,本文认为,由于经历多次时代变革,秦宣夫等第一代西画家的艺术创作受到了极大影响而几乎被历史遮蔽。本文从秦宣夫艺术创作的三个时期出发,以作品分析为途径,并结合美术史和时代发展的特征,揭示出秦宣夫风格演化的原因、艺术特色以及各个时期绘画风格的差异和联系。 最后,本文指出,在近现代中国美术史发展显示出新的特点背景下,应该对于秦宣夫先生在美术史论、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等领域作出的贡献和成就,重新进行估价并给予正确的历史定位。这对于当代的美术史论研究、美术教育研究以及创作实践研究,都具有现实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