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滋生和诱发经济犯罪的因素始终大量存在,经济犯罪发展成为主流犯罪之势已然不可逆转。协作性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的公共管理模式,代表了公共管理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途径。面对当前经济犯罪愈演愈烈的社会问题,无疑只有政府、社会组织和群众发挥合力才能对其进行有效防控,因此对经济犯罪的协作打防有条件成为协作性公共管理在实践中应用的典范。经济犯罪协作打防是指公安经侦部门围绕打防经济犯罪工作,与行政执法机关、公司企业、社会组织等建立的协同、配合机制,是协作性公共管理理论在经济犯罪打击防范领域的具体应用。公安经侦部门在侦查实践中加强与行政执法机关、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协作,其目的就是为了推动形成打击防范经济犯罪的合力,共同维护经济运行安全,创优经济发展环境。建立健全与行政执法机关、公司企业、其他社会组织的联动协作机制,是经济犯罪演变态势和打击经济犯罪工作实践的共同要求,也是公安经侦部门履行职责、护航发展的必然选择。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论文第一部分阐释了论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并在搜集、整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该部分还对论文研究的目的、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之处进行了说明。论文第二部分对经济犯罪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我国经济犯罪的特点、形势展开了分析。结合对协作性公共管理的概念、理论基础的阐释,该部分提出了协作性公共管理视角下的经济犯罪打击与防范的概念并对其含义、必要性进行了介绍。论文第三部分描述了在协作性公共管理视角下我国经济犯罪的打防现状,提出了构建经侦协作机制的政策和法律依据,并对目前协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论文第四部分以东营市为例,阐述了东营市涉税经济犯罪协作打防的现状,对涉税经济犯罪协作打防情况和警税协作打防成果进行了详细介绍,总结出了实践经验,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论文第五部分提出了健全和完善我国经济犯罪协作打防的有效途径,即夯实基础,加强经侦基础工作建设,扩大警务信息资源共享程度,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配合,依托“三个延伸”,提升协作打防效能。论文第六部分为全文的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