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复合微球由于其化学组成和结构的复合特性而受到了研究者的青睐和深入研究。与单一组分微球相比,复合微球是将两种或多种材料复合于同一个载体的微球。因此复合微球不仅具有单一相的功能,而且同时兼有其构成组分的加和特性,由此具有功能多样化、性能增强、应用广泛等优势。本论文基于聚多巴胺(polydopamine,PDA)的黏附特性和化学反应活性,制备出一系列不同结构的复合微球。首先,通过聚多巴胺辅助制备“树莓状”PDA/Ag复合微球;利用两种不同类型的硅烷偶联剂对SiO2微球表面同时改性,得到润湿性可调的微球,以此为基础构筑多种类型的Pickering乳液;在聚多巴胺辅助作用下,通过改变负载颗粒的润湿性类型制备多种功能性的Janus粒子,例如:SiO2/PDA Janus粒子、SiO2/Ag Janus粒子、SiO2/Fe3O4 Janus粒子。并对复合微球的抗菌活性、乳化能力、油水分离及界面催化等应用进行了探索。本文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1)在氨水调控的水-乙醇体系中,利用多巴胺在室温下氧化自聚合得到单分散PDA微球;利用聚多巴胺微球自身功能基团将银(Ag)的前驱体银氨离子([Ag(NH3)2]+)结合到微球表面,并原位还原得到Ag纳米颗粒,制备出“树莓状”PDA/Ag复合微球。以PDA/Ag复合微球作为抗菌材料,考察其对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活性,并对人胚肾细胞进行了生物相容性研究。(2)利用Stober法制备单分散的SiO2微球,通过硅烷偶联剂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和二甲基二氯硅烷对SiO2微球表面润湿性进行改性,得到亲疏水性可调的SiO2微球。将其作为颗粒乳化剂,以熔点52~54℃的石蜡(paraffin wax)为油相,利用IKA T18均质器在75℃下进行高速分散乳化实验,Pickering乳液的类型可通过改变颗粒的润湿性来控制。为了验证该方案对氧化硅材料改性的普适性,分别对880 nm、1.25μm SiO2微球进行了同类试验。另外还从维度上进行了拓展,对直径143.82 nm,长度474.11 nm,孔道4.43 nm的介孔SiO2棒纳米粒子进行了改性和乳化性能研究。(3)以不同润湿性SiO2为颗粒乳化剂,制备不同类型的Pickering乳液。利用聚多巴胺对基体材料的黏附特性,对Pickering乳液进行表面改性修饰,除去石蜡之后可得到一系列轮廓分明的SiO2/PDA不对称粒子。在聚多巴胺改性的基础上,SiO2/PDA不对称粒子结合并原位还原[Ag(NH3)2]+,制备出SiO2/Ag Janus粒子,并初步探索了不对称粒子在油水分离和界面催化的应用。另外对880 nm、1.25 μm不同粒径的Si02微球进行同类试验,并制备Si02/Ag Janus粒子。(4)通过使用Fe2+与Fe3+在水相中的共沉淀法,制备出单分散磁性Fe304纳米粒子。并以Si02/PDA Janus粒子为基材,利用聚多巴胺表面黏附能力以及表面富含邻苯二酚基团和氨基基团结合Fe304纳米粒子。以此将磁性Fe304纳米粒子引入到不对称粒子表面,制备出Si02/Fe304 Janus粒子,并使用FETEM等表征技术验证其不对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