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的交往异化和社会关系物化现象,并以这种分析和批判为基础,以获得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批判和对人的解放的理论说明是马克思的一个重要的价值旨趣所在。交往及交往关系的概念在马克思的早期思想发展过程中占据着显著的地位,其原因是表现出了马克思从主体与主体关系的角度对人(从“类”到社会中的个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然而,由于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其具体的经济学研究成果的辨证发展关系——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这一课题研究的忽视,国内马哲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讨论大致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交往关系概念当作生产关系概念的雏形,他们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交往关系的论述为依据,把交往关系只是作为历史唯物主义概念产生的一个过度;另一方面,研究交往概念的特征、意义和作用,以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本文在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把握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的基础上,立足于对马克思文本的精心解读,对马克思从交往异化到社会关系物化这一思想进程作一梳理和说明。通过这种分析,本文着重指出,主体的价值批判(主体向度)和客观的科学分析(客体向度)始终是马克思的整体理论框架中不可分割的两条逻辑思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前,由于经济学知识的贫乏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维逻辑的隐性制约,马克思主要还是从“类”出发来引出人们的交往关系的,并在受到赫斯的“金钱异化”的思想的影响后,得出了交往关系异化的思想(。)在人本主义的视域中,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交往异化现象的出现归因于劳动异化。在进一步研究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基础上,随着新的科学的世界观的创立(,)马克思在方法论上逐步把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的客观分析和价值批判两条思路统一起来。与此同时,马克思明确的放弃了交往异化的思想而代之以社会关系物化的思想。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及《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对劳动二重性的分析,最终说明抽象劳动如何在商品交换进程中一步步历史的颠倒为对象化货币关系,并批判的看待在资本主义商品交换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物化这一历史现象。至此,马克思完成其从交往异化到社会关系物化这一内在逻辑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