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玄英相关论文
成玄英作为隋唐道教重玄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其生命哲学融合老庄道家、魏晋玄学、六朝道教、佛教等思想资源,一反传统道教的“肉体长......
在传统的中国民间社会,有这样一类语言:它除了作为人们思维与交际的工具外,民众认为它还别有灵力,能够传达人们的意志,对现实对象产生影......
“极”在古代汉语里有“疲惫”和“穷困”义,人们多不知道,往往误用今义“极点”、“极限”、“极尽”去理解。例如: 《史记·屈原......
《庄子注疏》十卷,成玄英著,是研究《庄子》的必读之书。成疏对《庄子》原文及郭象注文进行了详细的字词考释、章句串讲,为后世注疏体......
《庄子》又名《南华真经》,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历史上各家各派对《庄子》一书都进......
唐代是道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唐皇室为了提高自己的门第,显赫自己的高贵出身,尊老子李耳为祖先,奉道教为国教,采取措施大力推崇道教,提高......
随着世界的一体化,各国之间进行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国外的学者善于吸收东方文化精粹,东方学者也学习西方较为先进的制度文化,其......
成玄英思想中的“自然”有两层内涵。首先,成玄英认为并没有造物主的存在,万物在形质上作为一个整体是突然地、神秘地出现,这就是“独......
中古道教从六朝到隋唐,其教制、教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有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的变迁和来自佛教的冲击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此时,道......
近二十余年来,学术界对唐代道教重玄学日益关注。重玄学最重要的代表成玄英始终是关注的焦点,但研究的重点一般放在他中后期的著作《......
庄子《逍遥游》的第二段里有这样一句话:“《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关......
一、重玄学的概念rn重玄学是中国思想史的重要内容,尤其是道教义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玄学兴起于南北朝梁陈时期,到隋唐达到繁荣.rn......
成玄英的人生哲学中贯穿三条主线:一条是对生死的参悟;另一条是从心性这一内在途径完成自我超越,实现人生价值;还有一条是道本儒迹......
圣人观念在汉民族思想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玄英是唐代著名的道教学者,其中的"体道圣人"的形象表明其理想的圣人人格应是:圣人......
以“重玄”名家的唐初学者成玄英的老庄注疏不是音韵训诂的朴学,而是侧重于义理上切身领悟、大力承继老庄置身于“在世之在”的特......
隋唐时期,佛道两家的关系是既有斗争,也有合作。与此同时,“援佛入道”--成为道教理论家完善道家理论体系的重要步骤。成玄英,就是其中......
成玄英的重玄方法强调"处中而忘中"、"三绝兼忘",既表现为双遣双非,又表现为双照双非,既强调要避免思维偏执、封闭和停滞,又强调境......
初唐道士成玄英是唐代道教"重玄"论思想的重要代表.他认为"道"最基本的特点是"虚通";"道"作为本体既没有实体性,也没有抽象性,而具......
<正>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篇》:“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生存论哲学主要是围绕着人的生存而展开的研究,其核心是人的生存方式问题。在生存论视域下对成玄英的"重玄"思想进行审视,我们发现:成......
初唐著名道士成玄英的《道德经义疏》,有超过1/3的章节引用《庄子》,且涵盖了《庄子》33篇的大部分篇章。成玄英"引《庄》解《老》",......
<庄子>中多处以镜喻心,突出的是心斋的无思、无欲、无我的澄静状态.成玄英对心镜的理解是以他的重玄思想为基础的,圣人体证得重玄......
强思齐所集纂的《道德真经玄德纂疏》一直以来都未受到学界的关注,以致董恩林在《唐代老学:重玄思辨中的理身理国之道》中这样认为:“......
成玄英双遣双非的重玄美学以'空'代'无',解决了老庄滞'无'在美学思维方式上造成的偏颇,他所构造的重玄妙......
"独化论"是郭象玄学思想的个性特征,一般认为成玄英也是这一论点的赞同与继承者.实际上,成玄英与郭象对"独化"的认识是有根本区别......
成玄英的重玄思想广泛吸收佛教思想精华,对玄之又玄的道遣有、遣无、遣其遣,将“有”、“无”、“非有非无”统统视为“执滞”,主张一......
在道教的历史中,兴盛于隋唐时期的“重玄学”可谓是推动道教发展之非常重要的一种思想,它不仅使得道教的义理学说颇显精致,而且影响了......
本文是唐代老学体系的个案研究,立足于对解《老》作品的原创性探讨,不以老子思想体系以及解《老》者个人哲学思想的理论阐述为宗旨。......
【正】 从"今且有言于此"开始,《齐物论》进入第三段。此段为全篇归结之所在,齐物高境于此展现。"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乎?其......
《无端崖之辞》是人教版高中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中的一篇课文。其中:"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
成玄英是唐代治"重玄"道学的杰出代表,其综众家之长注疏<老><庄>,深发"重玄"之妙论,"不舍仙家之术,更参释氏之文",既言修身治国,亦......
李約瑟、陳立夫《中國之科學與文明》:'中國如果没有道家,就像大樹没有根一樣。'1那麽,如果道家没有老聃,就像江河没有源......
【正】 道教研究在我国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建国以来,我国虽然相继出版了多种道教研究的专著(据不完全统计,1949年以来,大陆已出版......
成玄英对“玄”的界定,以及通过“遣有去滞”、“和光同尘”的认识方法对“玄”的形而上追问,达到“人”与自然、道与德、境与智的冥......
<正>《老子》和《庄子》对言意关系的论述皆包含在对"道"的阐释之中,二者的言意观皆可被视为其有无、名实和自然观念的体现。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