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不仅仅要追求经济效益,更为重要的是要建立团结互助、和谐融洽的社会关系。志愿服务正是当今社会时代精神的有力体现,对于维护社会发展进步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他们已经成为志愿服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甚至可以说,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前景决定了未来志愿服务的发展水平和质量。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对滞后。在此背景下,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弘扬以爱国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主要特征的时代精神。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要内涵的的志愿精神理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志愿服务有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经济秩序,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基于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基于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从理论意义而言,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一环,显然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研究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必然为高校德育及其他理论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从现实意义而言,加强我国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研究,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科学化、专业化,在提升我国社会软实力、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将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研究大学生志愿精神,首先要弄清关于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内涵和外延。论文第一部分从志愿者、志愿精神等核心概念出发,重点论述了志愿者、志愿精神、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内涵和特征,点明了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现实意义。论文的第二部分从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现实体现、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三个层面论述了我国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现状。论文的第三部分从营造浓厚氛围、建立健全保障体系、培育综合功能体系、努力形成工作机制、提供经验借鉴四个层面提出了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对策。该研究课题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专门针对大学生志愿精神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论文在简要阐述了志愿者、志愿精神、大学生志愿精神等概念后,将研究重点放在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系统研究上,在把握一般的原则上,有所侧重,有所突出,对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理论内涵、现实意义、存在问题、解决策略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是一项紧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研究课题。第二,国内与国外研究相结合,注重中外比较。论文在阐述概念、解释内涵、描述现状时,不仅详细列举了国内的研究成果和现状,也涉及了国外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并将两者进行比较,从中发现我们的优势和不足,吸取有益经验,进一步改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