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中的性别差异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已成为众多语言学家讨论的热点。但是他们都把重点放在对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内部结构体现出的性别差异的研究上。近年来,随着多学科的发展,对语言性别差异的研究已经涉及到社会语言学、心理学、认知科学、应用语言学等各个领域。然而,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国家,而且日常会话、工作时的交谈、家庭成员之间的对话是研究的重点,研究内容多偏重于社会语言学。然而,国内外学者们对课堂过程本身并未能给予足够的关注,很少人对男女生在英语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性别差异进行研究,更谈不上应用研究成果论述对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本文旨在调查中学不同英语水平的男女生在课堂表现上的差异。本研究的研究工具采用Elisabeth Hayes(1992,377)所设计的课堂调查问卷,受试对象为郑州实验中学高二的一部分学生。学生分为三组:第一组是高分组的学生,有40个人,男女生各半;第二组是中等成绩的学生,也是40个人,男女生各半;第三组是低分组的学生,同样是40个人,男女生各半。应用SPSS 13.0(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s 13.0)统计软件分别对不同组学生的课堂表现做了独立样本T检验,然后又分别对不同组男女受试对象的课堂表现及其英语学习成绩作了皮尔逊相关分析,逐步多元回归等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高分组的男女学生在寻求支持上存在统计上的显著性差异;中等成绩的男女学生在口头参与、学习取向、寻求支持和自我展露方面存在统计上的显著性差异;低分组的男女学生在学习取向、寻求支持和自我展露方面存在统计上的显著性差异。(2)皮尔逊相关分析,逐步多元回归等定量分析表明:对于高分组的男生来说,口头参与和英语成绩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对于这一组的女生来说,自信和英语成绩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对于中等成绩的男生来说,学习取向和自我展露这两种课堂表现和英语成绩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对于这一组的女生来说,没有任何课堂表现和英语成绩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对于低分组的男生来说,和中等成绩的女生统计结果一样,没有任何课堂表现和英语成绩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对于这一组的女生来说,口头参与和英语成绩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最后,讨论了本研究对于英语教学的启发和意义,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