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屑病是一种以红斑鳞屑和斑块为主要表现的常见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目前认为该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病,通过免疫介导的共同通路最终引起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血管新生、炎细胞浸润和T细胞的活化等异常改变。中医目前认为银屑病的病机以血热为主,治疗多以清热凉血为法则遣方用药,并且对于清热凉血方药治疗银屑病的机制进行的多方面的研究。经过前期文献分析,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中药复方用药规律总结,我们发现清热凉血药应用最为广泛,运用药物频次最多的三味药分别是:地黄、紫草、牡丹皮。梓醇、左旋紫草素、丹皮酚分别是地黄、紫草、牡丹皮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人β-防御素2(HBD-2)是从银屑病皮损中提纯分离出的首个被发现的可诱导性防御素。其由角质形成细胞产生和分泌,参与T细胞的活化,促进Thl型细胞因子产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银屑病的发生。国内外研究表明,银屑病患者血清和皮损中HBD-2的浓度升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用PASI评分进行评估)呈正相关,治疗后表达可下降。调控HBD-2的表达水平可能是治疗银屑病的新手段。T淋巴细胞活化后释放的IL-1β和TNF-α等细胞因子是HBD-2的强诱导物。IL-1β和TNF-α对HBD-2的诱导过程受多条信号通路的调控,其中与MAPK信号通路密切相关。JNK信号通路是MAPK信号通路之一,参与调控HBD-2的表达。前期实验研究发现IL-1p和TNF-α可激活HaCaT细胞中JNK信号通路,从而上调HBD-2的表达。若清热凉血药物可抑制JNK信号通路的活化,从而降低IL-1β和TNF-α诱导HBD-2的表达,就有可能抑制角质形成细胞-HBD-2-T细胞激活环路的活化,成为中药治疗银屑病新的机制。目的:探讨梓醇、左旋紫草素、丹皮酚对HBD-2高表达和JNK信号通路活化的细胞学体外模型的影响;揭示其通过影响JNK信号通路发挥调控HBD-2的作用;从靶向、靶标方面为清热凉血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客观实验证据。方法:用IL-1β和TNF-α各100ng/ml的混合物刺激HaCaT细胞18h建立HBD-2高表达及JNK信号通路活化的细胞学体外模型;制备合适浓度的梓醇、左旋紫草素、丹皮酚溶液细胞培养基,并用JNK抑制剂作为阳性对照。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中HBD-2mRNA表达的影响;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HBD-2蛋白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中JNK蛋白的表达。结果:(1)左旋紫草素、丹皮酚和JNK抑制剂(阳性对照药物)可以明显下调细胞学体外模型中HBD-2mRNA的表达(P<0.05)。左旋紫草素效果与JNK抑制剂相当(P>0.05),丹皮酚效果略逊于JNK抑制剂(P<0.05)。梓醇则可明显上调细胞学体外模型中HBD-2mRNA的表达(P<0.05)。(2)左旋紫草素、丹皮酚和JNK抑制剂可以明显下调HBD-2高表达细胞学体外模型培养上清中HBD-2蛋白的表达,梓醇可明显上调细胞学体外模型中HBD-2蛋白的表达。(3)100ng/ml的IL-1β和TNF-α混合物刺激18h后可使HaCaT细胞中的JNK2MAPK信号通路活化;左旋紫草素、丹皮酚和JNK抑制剂可以明显下调P-JNK2蛋白的相对含量,抑制JNKI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梓醇对P-JNK2蛋白无抑制作用,反而上调其表达。结论:紫草、丹皮可能通过抑制JNK2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下调IL-1β和TNF-α激活HBD-2的表达,从而发挥其治疗银屑病的作用。地黄治疗银屑病的机制尚需从其他方面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