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贸易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活动过程,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个经济与文化互动的过程。文化是制约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内生要素,然而长期以来,在国际贸易的研究中,文化被作为一个很不重要的因素被忽视,人们满足于对资源、技术、劳动、资本等要素的量化分析,却把对经济活动主体和成效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化因素放在一边,这就使得我们不能全面地去把握现实的经济活动,一些建立在简化的假定基础上的模型虽然很精美,但离现实复杂多变的经济生活却相距甚远。因此,要科学的揭示国际贸易活动中出口贸易的本质和规律,有效指导我国出口贸易活动,优化出口贸易结构,就必须在传统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因素的研究,揭示出口贸易中的文化内涵,探讨文化与出口贸易的互动关系,阐明我国出口贸易中的文化战略。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对文化界定的研究基础上,首先对文化的内涵和构成进行一番详细的解读,并提出文章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比较优势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交易成本理论、需求相似偏好理论以及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为下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做铺垫;基于以上理论基础,提出国际贸易产生的文化根源是文化差异,并从文化的异质性、文化的同质性及相关产业三个方面具体分析文化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机理;为更好的体现文化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本文在第四部分的实证分析中,利用我国与19个贸易伙伴2005~2014年的贸易数据,基于贸易引力模型和面版数据分析对文化与我国出口贸易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文化距离与出口贸易流量负相关的结论。在总结全文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利用我国的优势文化资源提高出口商品的内在文化价值,增强出口商品贸易竞争力;通过文化交流和文化研究,提高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认同度,在正确认知异域文化的基础上制定差异化出口营销策略,减少贸易摩擦;借鉴一带一路战略思想,构建基于文化同质性的文化贸易网络系统,加强同系统内贸易伙伴的贸易关系;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为改善我国出口贸易规模和格局提供人才动力,打下产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