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桂西右江盆地处于古特提斯构造域和环太平洋构造域的复合部位,属扬子板块西南缘复合型不对称状菱形裂谷盆地。在其西南部次级盆地下雷坳拉谷内,晚泥盆世在区域引张体制下,呈现盆—台相间、堑—垒式断块构造等以伸展作用为主的构造格局。深入分析盆地沉积构造演化为古地理重建、环境演变和成矿模式研究提供大量的构造背景资料,对讨论区域锰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向都台地为研究对象,充分收集向都地区已有地质资料,特别是泥盆纪地层剖面和面上地质填图资料,并结合野外实地调查、采集分析样品,进一步收集岩石地层、生物地层、事件地层资料,构建盆地内部及边缘岩石地层格架,开展事件沉积学研究,了解地壳运动活跃期或盆地演化转折期的事件沉积特征,探讨地质事件与盆地沉积—构造演化的关系。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室内综合分析区域沉积相展布、岩相古地理演化及对典型伸展构造特征的总结,探讨了向都台地中晚泥盆世沉积构造演化过程。 通过研究,进一步修正和细化了向都地区中-晚泥盆纪各时期岩相古地理分布,将泥盆系划分为3个相区的7个相类型,并据此编制了向都地区中晚泥盆纪各时期的岩相古地理图;提出向都台沟为向都台地内部在弗拉斯期伸展作用下的发育次级夭亡裂谷,边缘发育由基底断裂的阵发性活动引发的地震沉积事件;向都台地是在寒武系基底基础上经历了陆缘碎屑滨浅海沉积阶段(D11- D12)、边缘碳酸盐岩台地的形成-发展阶段(D13- D22)、碳酸盐岩台地裂解阶段(D31- D32)、向都台沟夭折阶段—孤立台地形成阶段(D33)等四个发展阶段演化的孤立碳酸盐岩台地,其形成、演化均明显受到同沉积断裂活动的影响,是海西期裂解事件的产物,是对下雷坳拉谷的剧烈扩张、沉降构造事件的地质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