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向都台地中-晚泥盆世沉积-构造演化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c02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桂西右江盆地处于古特提斯构造域和环太平洋构造域的复合部位,属扬子板块西南缘复合型不对称状菱形裂谷盆地。在其西南部次级盆地下雷坳拉谷内,晚泥盆世在区域引张体制下,呈现盆—台相间、堑—垒式断块构造等以伸展作用为主的构造格局。深入分析盆地沉积构造演化为古地理重建、环境演变和成矿模式研究提供大量的构造背景资料,对讨论区域锰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向都台地为研究对象,充分收集向都地区已有地质资料,特别是泥盆纪地层剖面和面上地质填图资料,并结合野外实地调查、采集分析样品,进一步收集岩石地层、生物地层、事件地层资料,构建盆地内部及边缘岩石地层格架,开展事件沉积学研究,了解地壳运动活跃期或盆地演化转折期的事件沉积特征,探讨地质事件与盆地沉积—构造演化的关系。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室内综合分析区域沉积相展布、岩相古地理演化及对典型伸展构造特征的总结,探讨了向都台地中晚泥盆世沉积构造演化过程。  通过研究,进一步修正和细化了向都地区中-晚泥盆纪各时期岩相古地理分布,将泥盆系划分为3个相区的7个相类型,并据此编制了向都地区中晚泥盆纪各时期的岩相古地理图;提出向都台沟为向都台地内部在弗拉斯期伸展作用下的发育次级夭亡裂谷,边缘发育由基底断裂的阵发性活动引发的地震沉积事件;向都台地是在寒武系基底基础上经历了陆缘碎屑滨浅海沉积阶段(D11- D12)、边缘碳酸盐岩台地的形成-发展阶段(D13- D22)、碳酸盐岩台地裂解阶段(D31- D32)、向都台沟夭折阶段—孤立台地形成阶段(D33)等四个发展阶段演化的孤立碳酸盐岩台地,其形成、演化均明显受到同沉积断裂活动的影响,是海西期裂解事件的产物,是对下雷坳拉谷的剧烈扩张、沉降构造事件的地质响应。
其他文献
本文以大庆杏南开发区葡I3层聚驱试验区井点地质信息为基础,结合数字化沉积相研究成果,应用PETREL地质建模软件分别建立了构造模型和属性模型。考虑沉积微相约束条件,结合渗
六盘山盆地位于秦祁造山带、阿拉善地块和华北板块交接带,是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界,具有重要的大地构造位置和较低的油气勘探程度,特别是对于白垩系原型盆地及后期演化问题认识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人类对建筑石料的需求日益增加,导致了大量采石场的出现,这些采石场一旦开采完毕,一般多弃之不管,矿山开采造成的破坏山体严重影响区域生态环境的安全,造成对
我国盆地及周边区域蕴藏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是新一轮矿产资源勘查最有可能获得重大发现和重大突破的地区,但因盖层问题,盆地及周边区域的矿产勘查工作,一直是摆在地质工作者
千湖山(4249m)是横断山脉中段保存确切第四纪冰川遗迹的山地,受西南季风影响强烈。对于研究青藏高原边缘山地冰川发育与气候和构造之间的耦合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在千
大庆油田杏树岗开发区构造复杂,断层分布多,原先认为杏北开发区葡萄花油层均为后生断层,但在杏七区西部精细对比时发现:葡I组断层两侧存在地层厚度差异,可初步地判断为同生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