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逐渐改变,农村居民点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开始调整,原有的农村居民点布局逐渐打破,亟需对居民点进行规划整理。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继续推进,农村人口继续向城镇转移,农村居民点用地不减反增,极大的增加了农村人地矛盾。在新旧农村居民点问题的交织下,不仅阻碍了乡村健康发展,对于农村居民福祉提升同样是巨大的挑战。因此,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对农村居民点的整理研究,将有效提高乡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逐渐改变,农村居民点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开始调整,原有的农村居民点布局逐渐打破,亟需对居民点进行规划整理。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继续推进,农村人口继续向城镇转移,农村居民点用地不减反增,极大的增加了农村人地矛盾。在新旧农村居民点问题的交织下,不仅阻碍了乡村健康发展,对于农村居民福祉提升同样是巨大的挑战。因此,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对农村居民点的整理研究,将有效提高乡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优化农村基础设施布置,提升乡村“三生”空间协调发展。目前居民点整理的探索仍注重对居民点“质”的提升,而较少关注农村人口与农村居民点之间的数量关系。部分研究在提出居民点整理策略前,缺乏对居民点空间分布、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的研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研究结论的可信度。本研究以华亭市为例,基于时空分析解读了华亭市农村人口与农村居民点用地特征;从居民点规模、密度、形态等方面分析居民点空间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在识别了农村居民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构建居民点布局适宜性指标体系,并结合农村人口与农村居民点用地关系划分华亭市农村居民点整理类型,最后根据不同类型提出相应的整理策略。主要结论如下:(1)人口特征分析显示近十年华亭市乡村户数表现出“N”字型的变化趋势,农村常住人口数量持续增长,但增长速率有所下降。分析用地特征发现,华亭市“三生”空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转换,但主要是生产-生态空间转为生活空间,且由于生活空间的零星分布,造成生产用地与生态用地破碎化;居民点演变特征方面,新增居民点主要向城区集中,且居民点景观格局愈加复杂,整体存在较大整治空间;最后分析华亭市农村人口与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关系发现,2009-2018年期间华亭市农村常住人口变化与居民点扩张关系以负脱钩为主,人地关系极不协调。(2)华亭市农村居民点分布模式与丘陵地区农村居民点分布类似,空间形态表现为小集聚大分散,且多以小规模居民点形式存在,大规模居民点分布较少;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指向特征明显,具有“低海拔、靠斜坡、向阳性、亲水性、临道路、近城镇和靠近工矿用地”的空间分布特征;随着时间的增长,这种分布特征在高程上变化不明显,在坡度与坡向上有所减弱,在水源地、道路、城镇、工矿用地上有明显增强趋势;居民点平均规模受高程、坡度、乡镇中心影响较大,居民点平均形状指数则更多的受坡度、坡向影响;社会经济因素中人口数量与民族影响着居民点的用地规模和密度,经济、政策对居民点规模、密度、形态均有影响。(3)从华亭市农村人地匹配度关系可以看出,华亭市农村人地匹配度较高,其中轻度整理区和中度整理区共82个,重度整理区和完全整理区数量基本持平,分别为18个和16个。通过评价居民点布局适宜性可以看出,城区附近地势平坦,生产生活便利,是高度适宜与最适宜居民点的主要集聚地,不适宜与低度适宜居民点多位于坡度较大的丘陵区,且平均面积小、布局分散;最后基于人地匹配关系与布局适宜性提出整村搬迁型、保留发展型、规模管控型、集聚提升型和重点发展型划分5种居民点整理类型。(4)针对不同的居民点整理类型,考虑从居民点未来主导功能与提升农村居民福祉方面提出相应整理策略。其中整村搬迁型与保留发展型居民点用地未来主要以发挥生态功能为主,并将区域内居民逐步搬迁到生产生活便利的区域;保留发展型在发挥区域生产功能的同时,控制居民点规模;集聚提升型与重点发展型未来主要发挥居民点的生活生产功能,通过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将该类居民点作为周边农村居民搬迁的接纳地。
其他文献
光催化技术因其成本低、易操作且可以直接利用和转化可持续太阳能的优势,在废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氢燃料生产以及二氧化碳减少等方面引起广泛关注。开发出利用清洁太阳能处理水环境中药品和个人护理产品(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PPCPs)的环境友好且可持续的光催化剂是水处理领域中一项紧迫而重大的挑战。铋系光催化剂因其廉价低毒、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如今,以全氟辛酸(PFOA)为代表的全氟化合物(PFCs)在全球范围内的水环境中广泛存在,对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但是传统的技术难以去除水中的PFOA。基于过硫酸盐(PS)的高级氧化技术稳定性高、氧化性强、活化手段多样,结合生物炭优良的吸附与活化能力,所构体系有望实现PFOA的高效去除。本研究以牛角瓜纤维(CGF)和轻木(Ba)两种中空植物纤维为原料,通过简单的水热、热解等
我国黄土主要集中分布在甘肃、宁夏、陕西等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其中黄土高原地区占我国黄土面积的72.4%。西北黄土地处干旱、半干旱的高寒地区,其特点是有机质含量低、土质疏松、多孔。为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施加天然有机肥的农业行为在西北地区较为普遍。然而在天然有机肥土壤改良的同时,除草剂、杀虫剂等农药以及化肥的大量施用,给西北地区黄土土壤也造成了污染。阿特拉津(ATZ)和扑草净(PRM)具有成本低、杀草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规模日益提升,污泥产量也随之增加,其安全处理处置成为了污水处理行业的一大难题。蚯蚓堆肥技术已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有机废弃物资源化方法。蚯蚓粪作为蚯蚓堆肥的最终产物,其中含有大量的农业益生菌及氮磷等营养成分,具有极高的农用价值。但由于污泥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存在,致使污泥蚯蚓粪中亦含有大量
抗生素氧氟沙星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的使用频率和总量逐渐增多,导致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各类水体中被广泛检出,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BiVO4在可见光驱动的有机污染物降解、氧气产生和二氧化碳还原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活性,但其光催化活性仍受到光生载流子快速复合的限制。为克服这一缺陷,本文将BiVO4与β-FeOOH复合,利用β-FeOOH理论上与BiVO4十分匹配的能带结构,构建了两
在水处理过程中,絮凝剂作为混凝工艺的核心,其品质是影响水处理效果和处理成本的决定性因素。钛基絮凝剂因优良的除浊脱色性能及安全无毒等优点而备受关注。为寻求钛基絮凝剂的最佳絮凝条件,提高絮凝效果,本文以硅酸钠、硫酸铝、硫酸钛为原料制备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聚硅硫酸钛铝(PTAS)。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及响应面最终确定了PTAS的最佳制备条件,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对PTAS絮凝剂
白龙江流域陇南段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同时也是我国浅层滑坡多发区之一,该地区已开展多年生态修复工程。植被恢复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影响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稳定性,被认为是修复退化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土壤“碳汇”能力是浅层滑坡区生态修复的关键目标。目前研究大多集中在植被恢复对SOC储量的影响上,而SOC的稳定与周转是决定土壤碳固存的重要因素。本
野火引起的植被燃烧会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气溶胶和有毒化学物质,导致环境污染和健康风险。在这些释放的污染物中,苯并(a)芘(Benzo(a)pyrene,BaP)是16种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中毒性最强的同系物,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列为一类致
氯酚类物质普遍存在于土壤和地下水中,来源广泛,具有高毒性、难降解、生物富集性等特点,对人体、动物、环境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寻求一种高效、环保的氯酚废水处理技术至关重要。非均相类芬顿催化体系能够有效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具有反应速率快、稳定性高、氧化剂利用率高、操作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废水的处理中。因此本文制备了两种非均相类芬顿催化剂,与H2O2构成非均相类芬顿体系,用于降解水中2,4-二氯苯
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作为一类新型污染物,相关环境问题已引起全球范围的关注。我国是世界上主要塑料产品制造与消费的国家之一,相关塑料制品被使用后,仅有6%~20%被回收利用,从而导致大量的剩余废弃塑料进入到土壤环境中。进入土壤中的微塑料会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微塑料会影响土壤的酸碱度、电导率等理化性质,并且危害植物的正常生长。此外,重金属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