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SSLs的水稻产量性状杂种优势遗传基础解析和精胺合成酶基因OsSPMS1的功能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gzc123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提供食物和营养来源,提高水稻产量也一直是育种家最重要的研究目标之一。我国水稻高产育种技术经历了两次革命性飞跃,一是矮秆基因sd1的利用,降低了株高,提高了单产;二是成功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实现了杂交水稻的三系配套,有效利用了水稻杂种优势。虽然杂种优势在作物中已经被广泛利用,为解决粮食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它的遗传机制仍不清楚。近年来,随着水稻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水稻育种已经从传统育种转向传统育种与现代分子技术相结合,特别是CRISPR/Cas9技术的不断完善,对目标基因进行定点编辑进而提高水稻单产已经成为可能,水稻产量性状调控基因的挖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基于CSSLs的水稻产量性状杂种优势遗传基础解析我们利用一套重测序的128个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分别和水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广占63-4s、036s和连99s杂交,构建了 4套测交系群体,分别命名为TC1-TC 4(TC1:广占 63-4s×CSSLs,2009 年;TC2:广占 63-4s×CSSLs,2011 年;TC3:036s×CSSLs,2015年;TC4:连99s×CSSLs,2015年)。多年间对各农艺性状进行考察,结合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分子信息,对水稻杂种优势遗传机制展开研究,并得到了如下的结果:1、在TC1中,除了结实率和千粒重之外,其余性状均值都高于CSSLs的均值;2011年TC 2群体中,穗长、单株有效穗数和单株产量的均值表现要优于CSSLs的均值表现;TC 3与CSSLs的7个性状均值比较发现,TC 3的穗长和单株有效穗数平均值高于CSSLs的平均值;TC4的穗长、单株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单株产量的均值都高于CSSLs。以上结果表明不同的不育系一般配合力不同,而广占63-4s和连99s一般配合力较高。2、我们对CSSLs与4个TCs的7个相对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除了单株有效穗数和结实率之外,其余性状在CSSLs和TCs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因此选择优良的恢复系对于培育优良杂交组合至关重要。3、根据128个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及受体亲本9311的性状表型值,结合Bin-map,基于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在2009年、2011年和2015共定位到62个产量相关性状QTL,根据测交系及对照组合的性状表型值,计算杂种优势值,共定位到97个产量相关性状HL,这些杂种优势位点都被准确的定位在染色体的具体区段上,且形成了 4个杂种优势位点簇。4、对测交系各个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株高、穗长、单株产量和千粒重的广义遗传率较高分别是79.85%,51.22%,76.75%和75.50%,均超过了 50%。表明在杂种中,这些性状的变异,遗传的作用是主要的。单株穗数的广义遗传率最低,为21.47%,表明该性状极易受环境的影响。株高、穗长、结实率、单株产量和千粒重这5个性状表现为部分显性,每穗粒数表现为超显性。二、精胺合成酶基因OsSPMS1的功能分析多胺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小分子脂肪族含氮碱,具有极强的生物活性。高等植物体中常见的多胺主要包括:腐胺(Putrescine,Put)、亚精胺(Spermidine,Spd)和精胺(Spermine,Spm)等,它们参与调控体内的诸多生物学过程。本研究以精胺合成酶基因OsSPMS1(LOC_Os06g33710)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RNAi和过表达载体,导入粳稻品种日本晴,获得了多个稳定遗传的株系,并从中选择了两个稳定的纯合RNAi株系(命名为RNAi1和RNAi2),以及两个稳定的纯合过量表达株系(命名为OE1和OE2)。以此为材料,通过分子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和组织形态学等研究手段,解析了该基因在水稻株型和产量调控中的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OsSPMS1基因含有Spermine_synth结构域,其同源基因在绿色植物基因组中广泛存在。2、OsSPMS1基因的表达分析表明,该基因为组成型表达,在叶、节、叶鞘、根、茎和穗中都有表达,其中叶片中表达量最高,穗中表达量最低,并且随着穗发育进程表达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启动子-GUS染色结果基本与qRT-PCR分析结果一致。对OsSPMS1蛋白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其主要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中。3、在2016年和2017年,我们调查了野生型、RNAi和过量表达转基因株系的各农艺性状。结果表明,OsSPMS1影响多个农艺性状,过量表达该基因导致株高降低,粒重减轻,每穗粒数减少,最终导致单株产量降低;相反,RNAi转基因株系株高变高,粒重增加,每穗粒数增多,单株产量显著提高。2016年,与野生型相比,RNAi1和RNAi2的单株产量分别增加了 16.47%和19.54%;2017年分别增加了 16.84%和21.16%。4、对野生型和转基因株系倒二节间组织切片分析发现,OsSPMS1表达量上调,细胞变小,导致茎秆变短变细;OsSPMS1表达量下调,细胞面积变大,使茎秆变长增粗。通过扫描电镜观察野生型和转基因植株颖壳内外稃表皮细胞发现,RNAi1和RNAi2籽粒内外稃表皮细胞面积显著变大,而OE1和OE2的细胞面积显著变小。转基因植株内颖壳外稃的细胞数目与野生型无显著差异。因此,OsSPMS1负调控细胞大小。5、测量了抽穗期野生型、RNAi和OE转基因株系的内源多胺含量。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RNAi1和RNAi2中Spd含量显著增高,分别增加了 6.28%和20.17%;OE中Spd含量与野生型相比,分别下降了 67.99%和70.33%。因此,我们推测OsSPMS1是一个精胺合成酶,可以将氨丙基转移给Spd合成Spm。同时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我们发现OsSPMS1可以与水稻中另外一个同源蛋白OsSPMS2互作。6、OsSPMS1过量表达后使籽粒萌发受到抑制,但是施加外源Spd并不能恢复其萌发率。降低OsSPMS1的表达可以提高内源乙烯的含量,而过量表达OsSPMS1减少了内源乙烯含量,利用乙烯的合成前体SAM和ACC处理过表达籽粒可以恢复其萌发率。说明,野生型和转基因籽粒萌发上的差异是由内源乙烯含量不同导致。由于乙烯含量的差异导致了转基因籽粒的萌发率改变,而该基因又可以负调控籽粒大小进而影响水稻单株产量,我们提出了OsSPMS 介导的乙烯和多胺合成通路调控水稻株型和产量的工作模型。7、在高产品种苏垦118(SK118)背景下,利用CRISPR/Cas9系统获得了两个OsSPMS1基因的的纯合突变体,分别为osspms1#1和osspms1#2,也表现为株高变高,粒重增加,单株产量分别提高了 14.39%和13.08%,说明OsSPMS1基因可以在高产品种中进一步提高产量,是水稻产量性状改良的重要靶点。
其他文献
公安机关保证着我国社会各个领域的安定,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保护着我国的国泰民安。公安力量的强化能够使公安从事者工作顺利进行,也是每个公安机关的重要工作之一。培训教学工作是公安队伍建设的基础,也是公安队伍非常重要的战略工作。所以,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就是打造符合我国社会要求的公安队伍,并根据公安队伍的性质建立特色性培训教学体系,增强公安队伍的工作水平。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
传统可靠性评估方法不能准确描述时间尺度和运行条件对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影响,需研究一种快速有效的可靠性评估方法,既能提高可靠性评估效率,又计及时间尺度和系统运行行为。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白藜芦醇(Res)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海马组织星形胶质细胞及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雌性大鼠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Res 20、40、80 mg/kg
地理国情普查,需要在得到数据后快速,准确的给出普查统计分析结果。而基本统计是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内容,在这些统计中,地表覆盖所涉及的地表面积的计算最耗时间。它需要处理
在对大型生物反应池结构渗漏水类型及原因的分析基础上,针对某一生物反应池结构底板中留有的墙板支撑斜钢管以及池体变形缝开裂而导致的满水试验时池底渗漏水,提出了相应的封
目的本研究目的为两点:第一、观察食管胃结合部癌(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cancer GJC)患者2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血浆总蛋白(Total plasma protein TP)、血红蛋白(Hemo
为全面了解公路山岭隧道衬砌结构补漏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文章通过对既有公路山岭隧道的调查和统计,结合大量的文献资料,从防排水设计、材料和施工等方面分析了渗漏现象的本质,明
在机载航电设备综合训练系统的飞行模拟中,雷达模拟器与导航、气象与地理、电子对抗模拟器等构成一个分布式作战仿真系统。采用分布式交互仿真网络为技术平台,研究在一定的气
相对于目前燃煤锅炉SCR烟气脱硝系统普遍采用的高灰段布置方式,低灰段布置方式可有效地防止烟气中飞灰对反应器催化剂的中毒、磨损与堵塞等问题,延长催化剂寿命,采用微孔催化
1961年,我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研究生毕业,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工作,早期从事国家和法的历史研究,即法制史研究。1971年10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是大国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