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夜蛾抗虫酰肼品系选育及其抗性发展监测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120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甜菜夜蛾抗虫酰肼品系选育及其抗性发展监测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群体汰选与单对汰选相结合的方法对甜菜夜蛾进行了12代室内汰选,其抗性倍数只有敏感品系的5.24倍,抗性发展缓慢;群体汰选中穿插几代单对汰选可以加速抗性品系的选育。2.虫酰肼对甜菜夜蛾蛹期影响明显,汰选品系(如F1为4.50%)化蛹率明显低于敏感品系(93.33%)。当饲毒浓度相同时,化蛹率有恢复的趋势,如F6、F7、F8三代饲毒浓度都为0.67mg/kg,化蛹率分别为3.70%、9.08%、11.20%。随着汰选世代增加,畸蛹率先是缓慢增加,到F7代时达到最大33.81%,F8代开始下降,但均比敏感品系高。汰选品系雌雄蛹重均下降,提高饲毒浓度时下降程度加大,如饲毒浓度由F8代0.67mg/kg增加到F9代0.80mg/kg,雌蛹重由89.43mg下降到75.19mg。雌雄蛹性比变化很小,雌蛹比率在46.24~59.51%之间。说明对敏感品系施加选择压影响汰选品系的生长发育,但对种群性比影响较小。雌雄成虫羽化率都低于敏感品系,F5代最低,分别比敏感品系低79.38%、71.07%,后又缓慢恢复。汰选品系雌雄成虫畸蛾率比敏感品系高,分别是敏感品系的1.43~3.17倍、1.11~3.13倍。说明虫酰肼对甜菜夜蛾成虫羽化有一定抑制作用。汰选品系雌雄成虫LT50分别比敏感品系缩短了1.59d、2.17d;单雌产卵量显著低于敏感品系,F10代最低,仅为敏感品系的0.30倍;孵化率变化较小,但仍比敏感品系低,F10、F11代与敏感品系差异极显著,分别相当于敏感品系的56.03%和55.53%。说明虫酰肼对甜菜夜蛾成虫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成虫寿命的缩短,而且表现在单雌产卵量、孵化率的下降。3.汰选品系无毒饲养子代与汰选品系当代相比,化蛹率、畸蛹率、平均蛹重、羽化率、畸蛾率、成虫死亡中时、单雌产卵量及孵化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如F6(3)、F6(6)代单雌产卵量比F6代分别增加到了180.67、229.00粒/♀;化蛹率F7(1)、F7(2)、F7(3)代比F7代分别增加到了61.12%、58.52%、65.85%,但仍未恢复到敏感品系的水平。表明虫酰肼是一种缓效且持效性较强的杀虫剂,其对子代的后续效应至少可以影响3代,汰选品系要恢复到敏感品系可能需要多个世代的积累。4.饲毒法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对虫酰肼产生抗药性的甜菜夜蛾对甲氧虫酰肼、氟啶脲、溴虫腈和毒死蜱抗性倍数分别为1.00、0.89、0.82和0.94,无明显交互抗性;与灭多威、高效氯氰菊酯和多杀菌素抗性倍数分别为1.45、1.78和2.52倍,有一定程度的交互抗性。5.虫酰肼处理甜菜夜蛾敏感品系和第九代汰选品系同一天所产卵块,其孵化抑制中浓度分别为179.38、160.71mg/kg,幼虫存活抑制中浓度分别为18.64、30.53mg/kg,说明虫酰肼对甜菜夜蛾敏感品系、汰选品系卵孵化率及孵化后幼虫存活率均有抑制作用,但对孵化的抑制作用是敏感品系小于汰选品系,对孵化后幼虫存活的影响则是前者大于后者。虫酰肼处理甜菜夜蛾敏感品系和第八代汰选品系初孵幼虫,幼虫存活率和化蛹率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幼虫历期延长,与0.08mg/kg相比,0.40mg/kg幼虫存活率分别为0.04、0.24倍,化蛹率分别为0.05、0.21倍,幼虫历期分别延长了2.71、6.19d。同一浓度下,汰选品系幼虫存活率和化蛹率均高于敏感品系,幼虫存活率分别是敏感品系的1.54—10.01倍,化蛹率分别是1.70—8.01倍,幼虫历期比敏感品系缩短0.94~2.59d,表明汰选品系受影响小于敏感品系。虫酰肼处理甜菜夜蛾敏感品系和第十一代汰选品系3龄幼虫,与0.20mg/kg相比,0.125mg/kg幼虫化蛹率分别为6.00、4.60倍,说明化蛹率随虫酰肼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雌雄蛹重均有递减的趋势,两品系同一浓度下差异不大。雌蛹比例随浓度增加变化较小,敏感品系雌蛹比例≤50.00%,汰选品系雌蛹比例≥50.00%。羽化率除在2.00mg/kg浓度时影响较大外,其它处理浓度下影响较小。种群适合度研究表明,汰选品系相对敏感品系存在生长发育和繁殖不利性,相对适合度为0.31。6.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解毒酶比活力,结果表明汰选品系及其分时处理、自然品系CarE比活力分别是敏感品系的1.20、1.34、1.94、1.80、2.67倍,差异极显著;GST比活力分别是敏感品系的2.34、5.11、5.62、3.76、0.96倍,差异极显著,说明虫酰肼具有诱导CarE和GST活性增强的作用,甜菜夜蛾对虫酰肼抗药性的形成可能与此有关。CarE酶动力学研究发现,汰选品系Km值是敏感品系的0.83倍,差异显著,即汰选品系具有更大的底物亲和力,这可能是导致汰选品系CarE活性增强的原因。自然品系Km值、Vmax值分别是敏感品系的2.33倍和4.97倍,与敏感品系、汰选品系间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说明自然品系不仅酶分子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且酶量的表达也明显的增加。酯酶同工酶电泳酶谱在迁移率、谱带数目、酶带染色深浅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分析结果与CarE活力测定、酶动力学研究结果相符。7.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靶标酶AchE比活力,结果表明汰选品系及其分时处理、自然品系AchE比活力与敏感品系相比,比值在1.09~2.33之间,差异极显著,表明AchE对虫酰肼敏感,甜菜夜蛾对虫酰肼产生抗药性与AchE无关。8.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保护酶比活力,与敏感品系相比,汰选品系CAT、POD、SOD比活力分别达到了0.94、0.82、3.72倍,自然品系CAT、POD、SOD比活力分别达到了2.79、4.33、7.40倍,汰选品系3个分时处理CAT、POD、SOD比活力分别是敏感品系的1.43、1.52、4.75倍,1.42、1.44、3.54倍,2.19、3.39、6.54倍,比活力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且3个分时处理比活力均是先上升,接着稍下降,后又快速上升,其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其中SOD比活力的变化较CAT、POD明显,由此可以推断甜菜夜蛾对虫酰肼抗药性的增强可能与其体内保护酶系中SOD有关,而与CAT、POD有一定关系。9.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表皮酚氧化酶PO和几丁质酶比活力,结果表明甜菜夜蛾虫酰肼汰选品系这两种酶比活力比敏感品系分别上升37.64%和27.37%,自然品系两酶比活力分别上升59.63%和60.29%,说明这两种酶可能参与了虫酰肼抗药性的产生。PO动力学研究表明,汰选品系Km、Vmax分别是敏感品系的2.53、2.52倍,差异极显著,说明PO与底物的亲和力下降,但酶量的表达增加,PO活性的增强是酶量的过量表达形成的。
其他文献
湖北省年均秸秆资源总量达3400万t左右,其中稻草和油菜秸秆占67.7%。目前采用秸秆直接还田是秸秆资源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秸秆还田可以在培肥土壤、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降低秸
信息时代已经来临,多功能演播室走进各大高校以及各类文化娱乐场所,本文主要就多功能演播室的设计层面入手,探讨多功能演播室该如何进行节目划分,划分后的区域应该具体如何应
有两部以老年人为主题的电影颇引人注目。一部是《桃姐》,一部则是《飞越老人院》。前者讲述了一位老人晚年孤寂但却安详离世的故事,后者讲述了一群老人逃出老人院寻求快乐和亲情的故事。一正一谐,相辅相成的两个故事让人动容,这不免让人想到中国社会已迎来的老年问题。  不“脱轨”的晚年  人生就像列车,到了晚年,终于可以卸下重负,轻装生活。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老年生活能够延续之前的轨道,而不是急转直下“脱轨”或“
随着我国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其相关的技术已经在实际生活当中有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在市场经济的转型时
本文以来自以色列9个野生二棱大麦群体96个基因型(野生)和我国主要啤酒大麦种植区有代表性的9份啤酒大麦品种(栽培)为研究材料,分别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等离子发射光谱和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对种植于黔中的野生和栽培材料籽粒铁、锌和硒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1、野生材料籽粒Fe含量范围在10.79~329.11 mg.kg~(-1),群体间的方差分析显示出极显著差异(P<0.001);而栽培
以南方花岗岩区崩岗剖面不同土层(红土层、砂土层、碎屑层)土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8个土层进行矿物成分、化学组分分析、容重和空隙状况试验、颗粒分析试验、微团聚体分析试验
CDR是中国预托凭证(ChinaDepositary Receipts)的简称,是指由一家银行作为预托银行,接受非预托银行所在国证券的存托,然后预托银行在本国发行代表公司证券的可流通票证,在预
干旱是制约我国及世界上农业发展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干旱的频繁发生及其给农业造成的巨大损失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探索一些可行的方法监测旱情,以便采取相应的
通过对余江县19种土壤类型和12种土地利用类型的表层(0~20cm)土壤样品的室内培养,运用三库一级动力学理论,对土壤有机碳分解动态、碳库大小及周转时间进行了研究,并基于GIS技
试验在2007-2009年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园区进行,以两个具有高产潜力的冬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在大田试验和盆栽试验条件下,设置施氮0、180和360 kg N /ha,施硫0、60 kg S/ha水平,研究了不同硫氮肥配施水平对高产小麦物质积累转运、根际生态及产量的影响。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对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的影响。不同硫氮配施水平下,氮影响效应较硫及硫氮交互要强,对两冬小麦品种开花期和成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