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我国高等师范教育课程设置进行了历史研究。文章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说明选择本研究的缘由和研究方法,对相关文献研究动向进行综合分析,并对研究中涉及到的主要概念作出界定。
第二部分,对我国高等师范教育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历史回顾和分析。为方便分析,本研究把高师课程设置经历的阶段划分为四个阶段:1、清末民初的“仿日”阶段;2、1922-1949年的“仿美”阶段;3、建国初期的“仿苏”阶段;4、改革开放后的综合改革阶段。对每个阶段的高师课程设置背景和特点分别进行了分析。
第三部分,对百年来我国高师课程设置上呈现的特点进行总结。百年来我国高等师范教育课程设置总的来说表现出:一贯重视政治思想教育,课程类别单一,学科专业课程比重较大、教育类课程比重较小,公共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覆盖领域有限,教育实习时数呈“钟摆”状态、实习内容日益丰富等特点。
第四部分对百年来高师课程设置中所遇到的问题,如课程的价值取向问题、课程的科学主义倾向问题、课程的国际化与民族化问题、课程的师范性与学术性问题进行分析。
第五部分对于21世纪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