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是世界性的重要粮食作物,在我国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是我国约一半人口的主食,小麦在我国粮食生产、国家粮食安全和居民消费中具有重要地位。在近几年全国粮食价格上涨特别是小麦价格波动较为强烈的背景下,约占世界年总产量的20%的中国的小麦生产既关系到国内又甚至关系到世界粮食安全。无疑,提高我国小麦的生产效率迫在眉睫。因此,研究我国小麦生产现有技术效率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春小麦和冬小麦的种植时间不一样,生产技术的前沿面也会不一样,如果将它们放在一起拟合生产函数并计算技术效率可能会得出错误结果。因此本文借助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参数方法,基于我国小麦种植的现状,区分了春小麦和冬小麦,在分析了春、冬小麦生产技术差异的前提下,分别计算了春、冬小麦各自主产区的技术效率,并分析了影响技术效率的因素,以期为提高我国小麦生产率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实证依据。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1)全国的技术效率为0.731远低于春冬小麦各自的技术效率,春冬小麦的种植时间不同,技术前沿面也不一样,合并在一起研究就会高估总体的技术前沿,从而低估实现的技术效率。说明以前对全国小麦研究的方法是存在一定问题的,应该区分品种,把春冬小麦区分开研究。(2)我国冬小麦生产的平均技术效率为0.803,冬小麦不同地区的技术效率具有明显的差异;春小麦生产的平均技术效率较高为0.963,技术的生产潜力已基本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挥。(3)冬小麦的单产是远高于春小麦的单产量的,而冬小麦种子投入量却远低于春小麦,这可能是由于冬小麦主产区不断采用新的高效种子进行培育,而其单位贡献率很大,单产反而上升更快。(4)旱灾和水灾对春、冬小麦的技术效率均有负向影响,即旱灾和水灾的发生降低了春冬小麦的技术效率;相比较而言,冬小麦产区的水旱灾影响要甚于春小麦产区的,而春小麦产区的旱灾影响要大于水灾的影响。在春小麦主产区,灌溉影响并不大;但对于冬小麦,灌溉面积比例的增加对提高冬小麦技术效率还是很有利的。春小麦在其各个主产区的生产地位对其技术效率仍有一定的影响,但这影响并不大;而冬小麦的比重对冬小麦生产的影响并不明显。最后,在对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确定我国小麦种植业的发展方向,提高我国小麦的技术效率提供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