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自然观被称为是“新的世界观”,也是科学的方法论。近些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对物质最大限度的需求,生存环境在日益恶化,逐渐的发展成了全球化生态危机的趋势。水资源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沙漠化、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及工业引发的臭氧层破坏、酸雨和温室效应等问题,成为了威胁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的全球问题。同时也正日益的地影响着全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我们有必要的对自己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作出重新的审视。并找到一条解决生态危机的道路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自然观为我们解决生态危机指明了方向,它不仅以实践为基础,而且在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和社会直间的关系有着全新的视角,为我们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状况和解决生态危机都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本文结合了历史和逻辑的原则,详细总结了西方哲学家自然观理论的发展进程,整理了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过程,论述了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涵及当代意义。除了导论和结语,本文还包括四个部分:第一章,对马克思自然观形成之前的西方哲学家的自然观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其中包括了古希腊时期的自然观、中世纪神学目的论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详细了描绘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自然观的各种理论特质和局限性。第二章,论述了马克思对西方哲学史上诸种自然观的批判与实践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确立。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发表是他自然观形成的萌芽阶段,随后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著作中完成了对唯心主义的批判,《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马克思的自然观开始走向成熟,《资本论》标志着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完善。第三章,系统阐述了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内涵。其中包括了自然的先在性、自然对社会的基础作用、以及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实践性。第四章,研究了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马克思的自然观是对旧自然观的超越,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高度统一,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了理论的依据,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都有着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