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藏毛窦(Pilonidal Sinu S,Ps)是常发生于骶尾部及臀间裂上部,表现为骶尾部脓肿或反复破溃后形成含有毛发的窦道,内藏毛发是其特征。是临床上的一种少见疾病。随着我国生活水平提高,近年来我国该病的发生率明显上升。因对此病缺乏认识,大多患都在急性感染期或反复发作形成复杂窦道才就诊。对于感染期患者切开引流后患者,异物及毛发等仍存在、尾骨根部有复压作用,复发及再次感染仍会发生。其治疗必须完整切除病灶达骨膜层面才能治愈。一期引流后创面较大,且一期切口创面愈合慢,一般需要2—3个月,长者需要6个月。长期换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与工作,并给予患者精神带来影响。切开引流后部分患者较早行二期手术,切口感染、裂开等并发症,复发风险等增加。部分患者切开愈合后,不再行二期手术,短期内复发,或较晚行二期手术,再次发生急性感染几率增加。实践证实切开引流、理疗、中药等联合促进感染吸收、伤口愈合疗效显著。全层减张缝合是缝合感染性切口的有效方式。比较临床中藏毛窦手术方式较多,V-Y皮瓣是治疗各种类型藏毛窦的理想手术方式之一。目的:通过观察感染期藏毛窦经过切开引流、换药、理疗、玉红膏等处理1-2周行二期病灶切除及V-Y皮瓣成形术。与经过一期传统切开引流,创面完全愈合后再行二期病灶切除及V-Y皮瓣成形术的临床疗效,得出感染期藏毛窦经过引流、抗炎、换药等处理后1-2周炎症吸收后行完整性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方法:现将我院收治的32例急性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先行正中高位小切口(1.0-2.0cm)切开充分引流、换药、抗炎、理疗、玉红膏等综合处理,促进炎症吸收,1-2周炎症吸收消退。再行二期病灶切除及V-Y皮瓣成形术。对照组患者行一期传统切开引流,出院常规换药,待切口完全愈合后,再行二期病灶切除及V-Y皮瓣成形术。通过对研究组及对照组一般临床资料的对比,排除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毛发、肥胖等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对研究组及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大小、总住院时间(对照组为切开引流及V-Y皮瓣成形术总和)、回归工作时间、复发率的对比分析。并对切口水肿、切口裂开、切口积血、切口感染等情况进行对比。进一步表明感染期藏毛窦经过引流、换药、理疗、玉红膏等综合处理后炎症吸收,行二期病灶切除及V-Y皮瓣成形术是安全可行的。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等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16例手术时间、出血量、总住院时间、复发率分别为26±7min、13±4ml、18±4d、1例(6.25%),对照组16例手术时间、出血量、总住院时间、复发率分别为24±5min、10±5ml、14±3d、1例(6.25%),两组分别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研究组在回归工作时间10±4d、对照组回归工作时间25±6d,两组对比P<0.05。研究组16例患者,完整性手术后切口感染2例,均敞开引流,4周后痊愈。皮瓣水肿2例,给予10%氯化钠湿敷,一期愈合。1例出现皮下积血,给予纱条引流后愈合,余患者均一期愈合。对照组,一期切开引流后,5例患者出现再次感染,均再次切开引流后行完整性手术。完整性手术后切口感染1例,敞开引流,5周痊愈。切口裂开1例,二次缝合后愈合。皮瓣水肿3例,给予10%氯化钠湿敷。余均一期愈合。随访2-30月,研究组及对照组均无复发患者。结论:感染性藏毛窦在小切口引流、抗炎、换药、理疗等综合治疗1-2周,炎症吸收后行二期病灶切除及V-Y皮瓣成形术是简单、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