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作为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其历史文化名城以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著称。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深入挖掘山东历史文化名城资源,探讨其文化空间建构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进而提出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山东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空间内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市场的深度互动融合,扩大文化的空间生产,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致力于文化空间的优化,形成历史文化名城完整的文化生产链条,从而推动历史文化名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首先阐明了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和相关理论及概念,继而从城市文化、城市文化空间、历史文化名城三个角度进行了研究综述,最后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以及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空间是具有典型性的综合性文化空间,一座城市就是一个完整的文化空间,在这一空间内的文化资源极具独特性,但在空间建构中有其不合理之处,对历史文化名城的过度开发使得保护力度欠缺,导致文化资源破坏严重,文化空间逐渐被挤压,其原有文化空间需要调整、充实乃至重新布局,因此,对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空间进行合理地优化,是本文研究的重心所在。第二章为城市文化空间类型及其属性。利用城市文化空间理论对城市的文化空间类型及其属性进行了分析,将城市文化空间归纳为文化基底空间、文化展演空间、文化体验空间、文化标识空间、文化肌理空间、文化活力空间等六大空间类型。城市文化空间是城市文化的承载体,同时也是城市文化的产物,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多元文化的交融碰撞以及不同生产方式的催生普及,城市文化空间类型也呈现出包容性和延展性,以文化产业为媒介,城市文化空间将“我者”文化与“他者”文化、当地居民与外来游客、文化产品与旅游市场等相关要素囊括其中,实现了较为融洽的共生共荣的状态,使得城市文化空间具有了功能、社会、经济等属性,既是文化的展演者同时也是文化的生产者。第三章为山东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特性与空间类型。因历史文化名城是城市文化空间的重要类型和典型性代表,故在本章上承第二章内容,首先对山东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空间的文化共性和空间类型进行了分析,以史前文明到近现代史为时间轴,以海岱文化区演变为空间线索,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山东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特性进行了剖析,认为儒家文化的深耕是山东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共性,海岱文化区在空间上的拓展则体现了山东历史文化的空间演化轨迹,二者为山东历史文化名城的形成奠定了文化和空间基础;从史前文明到近代文化的转型,文化的基因都是一脉相承的,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齐鲁文化成为山东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空间的文化底蕴,这些都是山东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特性。而原始的文化空间类型则是现代文化空间建构与优化的重要参照,不同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空间类型的形成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故对原始的文化空间类型的探讨也是十分重要的。山东历史文化名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唯有在特定的文化空间中得以保存和展现,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对山东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空间的原真性保护和合理化开发。第四章为山东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空间的建构格局。以山东各个历史文化名城为切入点,从空间功能的转化、文脉职能的延伸、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新型业态的催生、文化产业的空间布局等五个方面对山东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空间的建构格局进行了分析。随着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山东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空间在原始文化空间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新的格局,不同的文化业态逐渐展现出来,并对城市文化市场发展需要做出了积极的响应,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文化产业类型更加丰富,文化资源空间特性整合的力度也逐渐加大,以“一核、两区、两带”为城市文化空间划分依据,从总体上对山东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产业的空间布局进行了总结。总体来看具备了一定的文化资源空间意识,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第五章为山东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空间建构中的问题及原因。山东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空间在建构的过程中因对文化资源认识不充分,导致深厚的文化底蕴缺乏系统的空间开发,没有形成整体的具有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品牌,缺乏市场核心竞争力。本章从观念、制度、市场主体层面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其中,文旅融合的浅表化、创意生产活力的欠缺、文化产品文化内涵的缺乏以及文化立法制度的不完善等都是导致山东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空间建构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第六章为山东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空间的优化路径。结合山东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空间类型和区域文化特性,从宏观角度提出优化文化空间、拓展空间功能、统筹空间生产要素、协同区域创新等具体路径,即山东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空间的优化要以促进空间内的文化与产业间的融合为主旨,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延伸公共文化空间的职能,在塑造城市文化形象的同时提升文化空间的生产能力;从微观视角提出构建人文生活空间、旅游市场空间、公共文化空间、创意生产空间、儒家文化传播空间等五大空间类型,促进历史文化资源与在地性文化的深度融合,寻求两者间的契合点,实现历史文化资源价值的现代化转化,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资源优势,凸显城市文化特色,借助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山东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实现山东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空间的优化与重组。结语部分主要论述了对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空间的研究意义和未来展望。其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历史文化名城,而是对普通城市文化空间的建构与优化同样具有借鉴价值。城市文化空间的建构与优化是城市对自我文化的塑造和表达,通过物理空间形态的格局以及功能分区体现城市的人文精神和历史底蕴。城市文化空间具有多重属性,不仅是城市文化的承载体,同时也是城市文化生产的空间场所,创意生产要素在空间的集聚反过来会促进城市文化空间的建构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