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TCP/I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泛指基于IP的一系列协议)。网络中,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 Open Shortest PathFirst,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是一种基于开放标准的链路状态型路由选择协议,这里所说的开放,是指OSPF协议并不是某个厂商或组织所专有的。象其它链路状态型路由协议一样,OSPF收敛速度较快,具有运行稳定、扩展性强等特点,它支持区域的划分,这使对路由器处理器及内存的要求大大降低,适合于部署在网络规模较大,拓扑相对复杂的网络中。OSPF协议由IETF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互联网工程任务组)开发,目前所使用的为OSPF V2版本,其具体内容在RFC2328 (Request For Comments,由IETF推出的一种文献)中规定。OSPF制定了多种类型的数据结构──LSA( Link State Advertisements,即链路状态通告)来描述网络中的链路状态,包括接口、IP地址、接口状态等,并且在邻居之间把这些链路状态数据进行同步,最终在每个设备上形成描述网络拓扑的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 Link State Database,链路状态数据库)。之后每个设备再以自己以树根,利用最短路径优先算法(SPF :Shortest PathFirst algorithm,最短路径算法)计算出最短路径树,继而得到OSPF路由表。掌握路由协议的工作原理及特点,是对高级网络管理员的基本要求。因为OSPF协议比较复杂,其维护和应用一直是网络维护工作中的难点。本文重点针对广播网络及点对点网络两种情况下的OSPF应用进行了实验并采集了相关数据,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对OSPF协议的详细通信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利用程序对OSPF协议中路由计算部分进行了仿真实验,由此对OSPF协议的原理给予了清晰的解析。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对OSPF的实现机制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这有利于网络维护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