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TEM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知识建构能力的培养,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更有助于建立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提高其自学能力。而知识建构能力,并不是简单的知识的量变或叠加,它包含了由于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的转变和结构的重组,是对原有知识的丰富、深化,是对知识的存储、组织并建立新的知识体系结构的能力。此外,STEM教育理念结合了跨学科教育理念,通过项目设计把各个学科真正融合起来,应用多学科的知识共同解决某一问题。在这种新的教育理念下开展教学,需要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因此对培养高中生的知识建构能力有支撑作用。可见,STEM教育理念对培养高中生知识建构能力是行之有效的,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对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为例,以桂林市某中学高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综合STEM教育理论和创新教育理念,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高中生的知识建构能力进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研究的成果将为培养和提高高中生的知识建构能力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本文分别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第一、第二章组成,根据提出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来了解知识建构能力的研究现状。界定本文的核心概念、选定研究内容和方法,阐述相关指导理论基础对本研究的启示。第二部分即第三章内容,该部分主要是对知识建构能力的现状调查。本部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高中生知识建构能力的现状。调查的重点主要从学生的共享、协商、论证、创作和反思几方面开展,为研究更好的开展做充分的准备。第三部分为第四章和第五章。第四章主要是根据第三章的研究现状提出初步的培养教学策略,进而在STEM教育理念指导下开展三轮行动研究,第一轮行动研究主要依据初步提出的教学策略开展教学。第一轮行动研究结束后,对初步提出的策略进行修改完善,随后再进行第二轮和第三轮行动研究,经过三轮行动研究总结出在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高中生知识建构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第四部分为第六章,该部分主要是对开展三轮行动研究后高中生的知识建构能力的效果分析,主要采用了分析作品、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及结合课堂观察来对高中生的知识建构能力在STEM教育理念下培养的效果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第五部分即第七章。该部分主要为研究结论和展望,以下为本研究的结论:高中生通用技术知识建构能力的策略:(1)创设情境,设疑导思。在STEM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创设一个轻松而又愉快的教学氛围进入学习的主题,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尽快的融入到教学中来,根据教师的引导一步一步的顺利开展主题研究。(2)提供支架,引导交流。围绕当前学习的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让学生独立探索,进行小组协商、讨论。(3)总结归纳,分析解释。分析并总结观点,最后归纳出相应知识点的内涵,将正确的科学解释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结合教授给学生,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理解。(4)布置任务,巡堂辅导。在现有的材料展开头脑风暴,进行设计制作,教师会在课堂上为学生解决相应的疑难问题。(5)交流评价,反思共享。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积极踊跃发表教学感受,总结个人学习收获或者心得体会,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可以相互共享并反思,课后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对作品进一步修改完善,或课后与相应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