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粘连缓解汤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A12345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肠粘连缓解汤灌肠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效果,根据组方药物的药理作用分析及其作用机制,比较、分析、评价中药灌肠结合西医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优势及可行性,为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实验共收入患者30人,根据随机分组结果,对照组共15人,脱落2人。实验组共15人,脱落1人。共脱落3人。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予禁食禁水、胃肠减压、抑酸止吐、生长抑素、抗生素、肠外营养支持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肠粘连缓解汤保留灌肠治疗。每日1剂,分早晚2次灌肠,本次治疗以14天为观察时长,分别于D1、D7、D14测量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等指标,并予行疼痛评分、胃肠症状等级评估量表(GSRS)、体力状况评分(KPS评分),并进行对比。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受试者治疗前情况具有可比性(P>0.05)。1、疼痛: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疼痛指标均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血清炎症因子CRP、IL-6: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炎症因子情况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CRP、IL-6水平均较前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实验组CRP、IL-6水平下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GSRS评分:两组受试者治疗前胃肠道症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时间和治疗存在交互作用,两组患者胃肠道症状评分均下降(P<0.05),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4、血清凝血因子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凝血因子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凝血因子水平均较前无明显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实验组凝血因子水平下降情况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KPS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的KPS评分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水平均较前上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实验组创面KPS评分上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粘连缓解汤灌肠联合西医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有明显优势,可以明显缓解患者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指标,使病程呈缩短趋势。
其他文献
孕期对微量营养素需求量显著增加,全世界范围孕期微量营养素缺乏普遍存在。尤其维生素D、碘的缺乏已成为广泛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近年来儿童过敏性疾病发病率呈迅速增长趋势
本文研究的方向主要针对多个投资者具有不同信念的完全市场及不完全市场的均衡存在性问题。这里的不完全市场是由非时齐泊松过程和连续布朗运动所驱动的。我们首先以单个投资
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已经促使汽车行业向清洁、高效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电动汽车凭借节能环保等优势被认为是未来交通唯一长远解决方案。世界各国都把电动汽车作为汽车工业的
该文着重介绍西屋公司600 MW汽轮发电机定子线圈冷却水系统排气管漏氢的部位、原因分析及其创新处理方法,供同类机组发生同类故障时参考;同时,也为发电机制造厂提供工艺方面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俨然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第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但是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电气安装就是其中比较关键的一部分。电气安装工
车辆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故障,假如在行驶中出现故障或有故障暂时无零配件又急需使用的情况下,就应采取应急抢修,争取在最短时间内使车辆运转,完成当前任务。该文从常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各国央行意识到,以货币政策和微观审慎政策为主的金融监管框架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力有不及。因此,危机后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开始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以弥补对系统性风险监管的缺失。从中国的情况来看,稳定的外部环境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金融领域的创新提供了条件,但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也推高了杠杆,一旦经济下行不良资产就会进入风险集中爆发期。为此中国较早
苏辙在注解《道德经》时融入儒、佛思想,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认为“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范畴,既对“道”的无名无形、非有非无和自然无为的特性进行了阐述,也对道与物、与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剖析。同时还认为“道”是万事万物的本源,通过万事万物之理派生出宇宙万物,又用德来蓄养万物。此外极具特点的是苏辙以“性命”解老,认为“性”是人与道之间沟通的桥梁。在苏辙的“性”论中,“性”是极其重要的理论支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