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Southern杂交技术,对皮肤、肌肉端粒DNA片断长度(mean length of telomere restriction fragment,简称:TRF)进行观察,测定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端粒DNA片断长度值,以期初步探明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端粒DNA片断长度的变化规律,绘制出端粒DNA片断长度值随年龄变化的标准曲线,比较性别、籍贯对端粒DNA片断长度的影响,以期为法医实践工作中对无名尸体年龄推断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Southern杂交的方法。随机取60名无关个体的皮肤、71名无关个体的肌肉,用蛋白酶K消化样本,酚、氯仿法抽提出DNA,测出DNA的浓度,用地高辛标记探针并确定探针最适工作浓度,Hinf Ⅰ酶消化DNA,琼脂糖凝焦电泳分离DNA片断后,行真空转膜,洗膜,进行Southern杂交,BCIP/NBT法染色显色后,进行图像分析,得出不同年龄段供体的端粒DNA片断长度值。 结果 对皮肤、肌肉组织端粒DNA片断长度值与年龄的依存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的回归系数分别为:b_皮=53.302、b_肌=54.147;回归方程模型为: Y皮=53.302·l/X+6.069 Y肌=54.147·l/X+6.047 [Y:代表年龄(岁);X:代表端粒DNA片断长度值(Kb)] 用得到的端粒DNA片断长度值,检验性别、籍贯对皮肤、肌肉的TRF值的影响关系,发现:(1)在不同性别间,端粒DNA片断长度值有显著性差别(p<0.05),同年龄组女性较男性的TRF值大。(2)对比山西和北京两地人群的TRF值,未发现显著性差别(P>0.05)。(3)比较同年龄组的皮肤和肌肉之间的TRF值,也未发现显著性差别(P>0.05)。 11}西医科丸学2()()3届硕1学位论文 结论皮肤、肌肉的端粒DNA片断长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缩短,其随年龄缩短的速率在各个年龄段不同,青少年时期缩短的速率较快,成年后缩短速率相对减慢。在不同性别之间,1司年龄组女性较男胜的端粒D肋片断长度值大。对比同年龄组d_l西人群和北京人群的端粒I)NA片断一长度,没有发现显著性差别。皮肤和肌肉两种组织的端粒DN八片一断用工年龄推断时,没有优劣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