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测定绝经后干眼症妇女泪液与血清中雌二醇含量,并探讨其与干眼症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绝经后患者和未绝经者泪液与血清中的雌二醇含量,所得数据用非参数检验的Mann-Whitney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处理。用印迹细胞学方法取得被测定者的球结膜上皮,在光学显微镜下对其形态特征进行分析。根据杯状细胞和结膜上皮细胞的大小、形态、数量、核质比(N/C)等指标,研究整个眼表上皮的病理改变;同时用扫描电镜观察眼表面的微结构。结果绝经干眼症组泪液和血清中的雌二醇含量较未绝经组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降低(P=0.001)。未绝经组泪液与血清中的雌二醇水平有正相关关系(P<0.05);绝经干眼症组泪液与血清中的雌二醇水平无相关关系。未绝经组印迹细胞学分级集中于0级和1级,绝经干眼组印迹细胞学分级集中于2级和3级。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未绝经组结膜上皮细胞小而圆,形态规则,上皮细胞间连接紧密,连接小体密集,表面微绒毛丰富,分泌功能旺盛,粘液颗粒丰富。杯状细胞位于上皮细胞间,分泌粘液旺盛,以其顶端为支点粘液形成片状,并以粘液丝彼此连接。绝经组结膜上皮细胞体积大而扁平,形态不规则,呈多角形,细胞间连接疏松,连接小体减少,表面微绒毛减少,分泌功能差,散在粘液颗粒。杯状细胞不易见或缺如。结论绝经后干眼症患者泪液中雌二醇含量比未绝经者明显降低。血清和泪液中的雌二醇含量在绝经前存在正相关性,而绝经后二者无相关性。为干眼症的局部性激素替代疗法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