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外交在美国又被称为公共外交。公共外交一直以来都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互相竞争,陷入冷战。杜鲁门政府和艾森豪威尔政府所实施的公共外交战略在冷战对峙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外信息和教育文化交流项目”是美国所实施的公共外交战略的一部分。“对外信息和教育文化交流项目”实施的目的是通过对外宣传、人员交流等一些方式传播美国的历史文化和政策等,增进别的国家对美国的了解,争取到别国民众对美国外交政策的理解和支持。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因为东南亚形势的变化,美国政府更加重视这个地区,并试图让东南亚国家加入反共阵营。本文以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解密的外交文件为依托,采用历史学的实证分析方法和比较方法,力求通过分析艾森豪威尔政府实施“对外信息和教育文化交流项目”的原因及该项目在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实施情况和产生的影响来认识冷战时期美国对东南亚的整体政策和美国的公共外交。全文由以下七部分组成。前言部分叙述了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理论支撑、研究方法、史料来源及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一章介绍了“对外信息和教育文化交流项目”的由来和“对外信息和教育文化交流项目”的内容。第二章论述了艾森豪威尔政府完善“对外信息和教育文化交流项目”的相关机构。因为战时的经验,艾森豪威尔总统对信息和心理战的用途和效力有明确的认识。他在上台之初就强调要加强美国的信息、文化和教育交流计划。他在职期间建立了总统国际信息行动委员会(PCIIA)、行动协调委员会(OCB)和美国新闻署(USIA)。总统国际信息行动委员会建立的目的是为了深入研究美国冷战信息政策,行动协调委员会主要是对部门执行的国家安全政策进行协调,还对由最高级别外交机构中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所支持的对外信息项目和隐蔽行动之间的计划进行协调。美国新闻署是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对外信息和教育文化交流项目”一个主要的执行机构。第三章阐述了“对外信息和教育文化交流项目”在东南亚实施的原因。论文主要概括了三点原因:东南亚对美国的重要性;新兴东南亚国家的出现和共产主义的影响;遏制共产主义的宣传。为了得到这块拥有丰富资源的区域,防止共产主义“蔓延”,美国更加注重用隐蔽的方式与苏联进行对抗。所以美国在东南亚实施“对外信息和教育文化交流项目”,利用各种信息活动和教育交流活动来防止东南亚国家被纳入共产主义轨道。第四章是全文的重点,论述了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对外信息和教育文化交流项目”在东南亚的一些主要国家实施的情况和产生的效果。针对不同国家的情况和实行的对外政策,艾森豪威尔政府实施了不同的对外信息和教育文化交流项目。第五章总结了该项目给东南亚和美国带来的影响。通过对该项目影响的评价,使我们更清楚地理解该项目的实质。该项目在东南亚实施的目的是在东南亚国家中产生最大的心理影响力。美国政府试图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将东南亚国家纳入反共阵营,让东南亚国家为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服务。结语部分总结全文,阐明了文章的主要观点,指出了文章的不足之处,并对以后继续深化本选题研究提出了部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