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车桥动力响应和稀疏正则化的桥梁损伤识别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bila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构损伤识别方程组求解往往会遇到方程病态问题,通常需采用正则化手段等求解。基于L1正则化方法的损伤识别方法,能很好地利用结构损伤方程所具有的稀疏性,在桥梁监测和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类方法通常采用频率和振型等结构模态参数作为损伤特征,然而实际测试中,能获得的频率阶数有限,且频率对损伤不够敏感,振型测试精度偏低,严重影响损伤识别效果。本文采用移动荷载激励下的桥梁响应,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元模型修正技术和L1正则化的损伤识别方法,并通过数值算例和实验室予以验证。本文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车-桥振动有限元模型,计算车辆移动过程中桥梁各点的位移响应。采用数值算例系统比较了局部损伤导致的桥梁频率变化与车致桥梁动力位移-时间曲线面积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车致桥梁动力位移-时间曲线面积的变化率远大于频率变化率,更有利于损伤识别。(2)提出了基于有限元模型修正技术和L1正则化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将结构有限元模型中的单元刚度折减因子作为待修正参数;其次,以有限元模型计算和实测的车致桥梁动力位移-时间曲线面积的差值最小为目标函数;然后引入L1正则化优化求解,识别桥梁结构损伤。采用包含多种损伤工况的简支梁和连续梁的数值算例,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并分析了测点数目、测试噪音和移动荷载速度等因素对识别结果的影响。(3)制作了移动车辆和简支梁桥的实验模型,进行移动荷载试验,通过在测点布置位移传感器获得车辆在过桥时桥梁的位移响应,计算位移-时间曲线面积,验证本文提出的损伤识别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损伤识别方法能够较准确地识别桥梁单损伤的损伤位置和程度,但随着损伤数目的增多,其有效性有所下降。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对于英语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大,更多的学校选择使用多媒体来进行英语相关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符合小学生年龄段的特点,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让学生在课
5G时代到临,科技巨头纷纷入局云游戏。云游戏平台无需下载点击即玩,大多采取“注册费+交易分成”的价格结构实现收入。本文根据双边理论,计划结合国内通信技术发展节奏、游戏
三电平逆变器具有输出谐波含量低、效率高、功率等级和耐压等级高、对电机绝缘损伤小等优点,在舰船推进、重型车辆、轧钢、电力系统等领域具有非常广阔应用前景。为了电能的
随着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GNSS实时测量与数据传输成为GNSS技术广泛应用的前提。本文以STM32F103RET6开发板为硬件基础,设计了一套以GNSS数据实时采集终端、GPRS网络数据传输和数据处理中心为核心的GNSS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系统的正确性与可靠性。
当今,遥感技术被广泛应用在资源、环境、灾害、区域、城市等进行调查、监测、分析和预测、预报等方面的工作中。其中,在灾害遥感方面,遥感技术在洪涝灾害中的应用较为成熟,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