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僵菌和苦参碱对斜纹夜蛾的协同控害及生理生化影响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jiu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是一种危害严重的重要农业害虫,目前主要依赖于化学防治,对多种化学杀虫剂产生高水平抗药性;白僵菌是一类重要的病原真菌,对环境友好。本文探讨了白僵菌和苦参碱的相容性,利用白僵菌和苦参碱协同作用对斜纹夜蛾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研究了两者协同作用对斜纹夜蛾取食和食物利用效率的影响,两者协同作用对斜纹夜蛾脂肪体和血淋巴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酶活力进行测定,为白僵菌和苦参碱复配剂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白僵菌和苦参碱相容性研究及组合剂量的筛选:利用不同浓度的苦参碱测定其对不同白僵菌的菌落生长速率和孢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0.05、0.125、0.25、0.5和1.0 mg/mL的苦参碱和白僵菌SB006、SB010和SB015相容性良好,可在试验中对两者进行复配。2、白僵菌和苦参碱及其组合对斜纹夜蛾的毒力测定:用饲料浸药法,分别测定了浓度为1×10~5、1×10~6、1×10~7、1×10~8和1×10~9孢子/mL的3株白僵菌以及浓度为0.05、0.125、0.25、0.5和1.0 mg/mL的苦参碱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的室内毒力,同时3株不同的白僵菌分别以浓度为1×10~8、1×10~9孢子/mL和浓度为0.5、1.0 mg/mL的苦参碱两两混配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白僵菌和苦参碱混合使用对斜纹夜蛾的死亡率均明显高于白僵菌和苦参碱单独使用,经过计算,证明两者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3、白僵菌、苦参碱及其组合对斜纹夜蛾个体取食和食物利用效率的影响:采用浸泡法,分别测定了不同白僵菌、苦参碱及其混合剂对斜纹夜蛾个体取食和食物利用效率,结果表明,空白对照组斜纹夜蛾的平均个体取食量显著高于各处理组,说明斜纹夜蛾取食量显著减少;空白对照组斜纹夜蛾的平均个体生长速率显著高于各处理组,说明斜纹夜蛾幼虫摄入白僵菌和苦参碱后,生长速率显著降低,由此可知白僵菌和苦参碱对斜纹夜蛾有一定的毒性;各处理组斜纹夜蛾化蛹率和成虫羽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证明二者协同作用效果显著。4、测定白僵菌、苦参碱及其组合对斜纹夜蛾脂肪体和血淋巴中解毒酶活力:将白僵菌、苦参碱及其混合剂协同作用于斜纹夜蛾,分别在处理3 d、5 d和7 d检测斜纹夜蛾脂肪体和血淋巴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力。结果表明,经过处理后,斜纹夜蛾体内的5种酶活力出现明显变化。7 d时检测到各处理组5种酶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可能与白僵菌和苦参碱联合作用抑制酶活性有关;谷胱甘肽-S-转移酶从3 d到7 d均呈下降趋势,且在处理3 d时,菌剂和混合剂处理的斜纹夜蛾脂肪体中的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因此推测脂肪体中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对白僵菌有解毒作用;乙酰胆碱酯酶从3 d到7 d均呈下降趋势,且不同时间各处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脂肪体和血淋巴中的乙酰胆碱酶活力可能受到抑制。
其他文献
以峰峰矿区黄沙矿为工程背景,运用FLAC3D模拟软件分别对上保护层开采保护效果及上保护层厚度对保护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上保护层开采和下保护层开采一样
目的检测婴幼儿重症肺炎时的高凝状态,以减少重症肺炎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提高重症肺炎的治愈率.方法将83例重症肺炎患儿分为心衰组(56例)及心衰合并呼衰组(27例),检测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对于学生各个阶段的教学人们都相对重视。初中化学在传统教学中,地位相对低下,课时安排也相对较少。但是,在目前,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其重要性。并且,通过
<正> 因肠癌或外伤等在腹壁开设人工肛门的患者(下简称造口人),由于人工肛门(下简称为造口)无控便功能,如处理不当,粪便很容易从造口旁流出,刺激局部皮肤使其破损糜烂,恶臭难
会议
1 正确饲喂,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肉种鸡至6周末进入育成期,此时实施完全遮黑并调节料槽的高度,一般槽式料机此时以5个格为宜,并进行4/3限饲.……
期刊
科技新闻和科普作品宣传不当,就会出现“麻纱效应”,作者论述了“麻纱效应”出现的各种因素,以及引起的社会功能异化,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钙通道阻滞剂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但短效钙离子拮抗剂因其对心肌缺血不利甚至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增加,因而不单独作为冠心病的常规治疗,但其长效制剂左旋氨
2月26日,由农业部主办的世界动物卫生标准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自2007年5月正式恢复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合法权利以来,首次举办世界动物卫生有关标准和规则研讨会。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