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时期的永昌地区,民族众多,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当地民族有罗罗(彝族)、百夷(或摆夷,即傣族)、白人(白族)、蒲蛮(布朗族)、哈刺(佤族)、峨昌(阿昌族)、崩龙(德昂族)、力些(傈僳族)、野人(景颇族),以及外来的汉族、回回(回族)、苗族、满族等,各自分布在不同地区,或聚族而居,或混杂而处。随着明初大量外地汉人的迁入,民族构成上逐渐以汉族为主,但原来世居的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不同民族间相互吸收、渗透、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对此资源的研究、挖掘和利用,不仅可以补充和拓展今保山地区的多元文化,也将增添其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和魅力,为现代旅游活动提供丰富的内容和形式。本文由以下部分组成:前言。指出本文的选题缘由,对论文的研究对象、涉及的范围、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价值等进行简要介绍。第一章,元代以前永昌地区的民族构成。按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以及元代各时期,分阶段论述永昌地区的民族状况。第二章,明清时永昌地区的民族构成。分别论述明清两代永昌地区民族的分布和发展,以及外来移民进入永昌地区的情况。第三章,明清时永昌地区的多元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字、服饰、饮食及习俗构成了永昌多元的民族文化;明清时外地移民的进入加速了汉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不同生产生活习俗及宗教信仰的共处,形成了多元的民族文化。第四章,明清时期永昌地区的特色景观。《徐霞客游记》中的永昌风土及史籍中的“永昌八景”、宗教景观,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永昌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第五章,永昌地区民族文化资源在现代旅游中的价值。主要结合现代旅游学学科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永昌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并对开发今保山地区的民族文化旅游,提出作者的一些思考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