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自然界中筛选驯化出脱氯菌,以熟稻壳为载体,采用吸附法制备固定化脱氯菌,研究其对甲烷氯化物废水中含量最高的三氯甲烷的去除效果,分析其反应的动力学机理。首先,从自然环境中筛选出天然脱氯菌种,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其最佳生长条件。研究表明:从自然环境中筛选出的F-11菌种,耐三氯甲烷浓度较高、环境适应性强,经过初步鉴定,F-11菌种属于担子纲-多孔菌目(非褶菌目)-革菌科,是白腐真菌中的一种;驯化后脱氯菌F-11的对三氯甲烷的耐受性提高至2mg/L,其最佳生长条件:pH为5,温度为35℃,振荡速率120r/min,稻壳浸出液体积比为8%,其中pH因素对F-11菌种生长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以稻壳为载体吸附固定化脱氯菌,制备固定化脱氯菌剂,通过正交实验研究脱氯菌固定化最佳条件及固定化脱氯菌降解三氯甲烷废水的最佳条件。脱氯菌固定化最佳条件为:稻壳载体的最佳水煮时间为30min,水煮温度为100℃,脱氯菌接种量为2.2mg/l,此时三氯甲烷去除率最高,为55.7%,固定化效果最好;通过固定化脱氯菌处理废水的实验的五个单因素实验结果对比可知,熟稻壳固定化脱氯菌降解三氯甲烷的效果>生稻壳固定化脱氯菌>游离菌,100℃水煮预处理30min后的熟稻壳比表面积更大,结构更疏松,与脱氯菌结合力更强,固定化脱氯菌量最大,因此三氯甲烷去除率最高。熟稻壳固定化脱氯菌处理废水的最佳条件为:三氯甲烷浓度0.3mg/L,熟稻壳固定化脱氯菌投加量0.8g,温度35℃,初始pH 5,振荡速率160r/min。此时三氯甲烷去除率为78.8%最高,其中三氯甲烷浓度对三氯甲烷去除率的影响最为显著。最后,通过探索反应级数研究熟稻壳固定化脱氯菌降解废水中三氯甲烷的动力学机理。在温度15℃-40℃范围内,三氯甲烷初始浓度为0.5mg/L时,35℃时反应速率常数K为0.1349最高,反应速率趋向于一级反应;不同温度条件下得到的反应速率常数K与温度T之间的关系满足二次多项式;因此不同温度条件下,固定化脱氯菌的一级反应速率方程式:lnC=lnC0-Kt=6.2-(-0.0002T2+0.0175T-0.2033)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