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是动物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动物内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它是金属酶的组成成分,作为电子受体或供体参与机体内多种重要的生理、生化反应。因此,维持机体内环境铜的稳定性,对动物机体内铜代谢均衡具有显著的作用。机体对铜的摄取、吸收、转运和排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同时受日粮铜源及其添加水平的影响。本试验通过研究日粮铜源及其水平对生长猪肝脏损伤及肝脏铜转运的影响,解明日粮铜来源及其水平与肝铜转运的关系,进一步完善高铜促生长机制的理论。本试验采取2×2析因设计,随机选取60头(约45日龄),遗传背景相同、胎次相近、公母各半,体重14.00±0.30 kg的三元杂交健康仔猪,随机分为四个处理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研究日粮铜源(硫酸铜,氨基酸铜)及水平(150,300 mg/kg)对生长猪肝脏铜转运的影响。试验一日粮铜源及其水平对生长猪肝脏损伤的影响1.血清铜含量随日粮铜添加水平的升高显著升高(p<0.01),铜源间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肝铜、肾铜和粪铜含量随日粮铜添加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1),铜源间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日粮铜源间及其添加水平肌肉铜含量差异显著(p<0.05)。2.肝脏亚细胞器内铜含量随日粮铜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增加。线粒体内铜含量,日粮铜添加水平间差异显著(p<0.01),铜源间差异不显著(p>0.05);溶酶体铜含量和胞浆铜含量与线粒体铜含量变化趋势相似。溶酶体内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的活性,铜添加水平为150 mg/kg和300mg/kg差异不显著(p>0.05),但胞浆内ACP的活性却著显升高(p<0.01);随着铜添加水平升高溶酶体及胞浆内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活性显著升高(p<0.01);溶酶体内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CTSD)的活性铜添加水平为150 mg/kg和300mg/kg差异不显著(p>0.05),胞浆内CTSD的活性著显升高(p<0.01);改变溶酶体内环境改变,p H发生变化,溶酶体细胞膜得通透性增大,使溶酶体内ACP和CTSD进入胞浆中,在此过程需要ATP供应,使胞浆内酸性磷酸酶、组织蛋白酶D活性显著增加。ACP、CTSD和β-glucosidase的活性铜源间未产生显著变化(p>0.05)。试验二日粮铜源及其水平对生长猪肝脏铜转运因子基因m RNA表达的影响采用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RT-PCR)中的SYBR Green I荧光染料嵌合法,检测日粮铜源及其添加水平对生长猪肝脏铜转运因子Ctr1、ATP7A及ATP7B m RNA表达量的影响。肝脏内铜转运因子Ctr1、ATP7A及ATP7B基因m RNA均有一定的表达,其中日粮中添加150mg/kg(硫酸铜,氨基酸铜)的铜Ctr1、ATP7B m RNA的表达量最高;日粮中150mg/kg(硫酸铜,氨基酸铜),ATP7A的表达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300 mg/kg日粮(硫酸铜,氨基酸铜)显著降低Ctr1、ATP7B基因m RNA的表达量(p<0.01);日粮中300 mg/kg铜ATP7A的表达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随日粮铜水平升高显著增加了机体内肝铜、血清铜及肝脏亚细胞器铜含量,溶酶体及胞浆内β-glucosidase活性显著增加,溶酶体内的ACP、CTSD未显著升高,而胞浆内ACP、CTSD、β-glucosidase显著升高,铜源间差异不显著。可能由于日粮高铜使肝铜含量显著增加,亚细胞器内溶酶体铜含量显著增加,溶酶体内环境发生改变,PH发生变化,使溶酶体膜稳定性下降且膜通透性增大,致使溶酶体内酸性磷酸酶、组织蛋白酶-D释放进入胞浆,使胞浆内酸性磷酸酶和组织蛋白酶-D活性显著提高,对肝脏造成损伤,肝脏正常功能遭到破坏,促进肝内铜的排泄,使肾脏及粪中铜含量升高。铜添加水平为150mg/kg组的铜转运因子Ctr1、ATP7B m RNA的表达量最高;铜添加水平为300mg/kg组抑制铜转运因子Ctr1、ATP7B m RNA的表达,铜源间对铜转运因子Ctr1、ATP7B m RNA的表达无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