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次贷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历经坎坷,到2012年复苏依旧艰难,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持续回落,欧洲债务危机不断延续。在全球经济不容乐观、增长乏力的背景下,我国经济的增长也放缓了脚步。与此同时,我国银行业在数年来的高速发展之后,增长率在2012年第二季度出现了明显的回落。经济周期和银行绩效之间是否存在联系,银行的亲周期行为是否也导致了银行业绩与经济周期平行,这些都是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股东角度来说,认识经济周期与银行绩效的关系可以帮助投资者在经济波动中进行更理性地投资。从银行管理者的角度出发,理解经济周期和银行绩效的关系能使管理者在市场变化中更深刻地认识风险,在市场泡沫中发现危险的信号,使自己银行在经济周期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以往大量的研究发现,银行经营存在明显的顺周期性。而本次研究发现我国银行绩效与经济周期也存在一致性。经济上升期,银行的贷款项目盈利性好、风险小、不容易形成不良贷款,于是贷款规模扩张,银行绩效提升。而在经济下行期,银行贷款客户的经营开始出现下滑,贷款违约率上升,不良贷款增加,而资产价格的波动进一步增加了银行经营的风险,银行开始缩贷、惜贷,这不仅使银行绩效回调,还反过来加剧了经济波动。另外,抵押资产价格、羊群效应、公允价值的计算、贷款损失拨备制度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成为经济波动影响银行经营的传导途径。而我国存贷款市场的利率市场化程度不同,造成存贷款利率的形成机制也不同,于是经济周期波动对银行存贷利率产生非对称的影响,此外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使银行利息收入和支出也具有非对称性。最终上述两种效应使银行净利差也存在顺周期性,成为影响银行绩效的重要因素。在实证研究中,本文通过我国14家上市银行2007年第二季度至2012年第一季度的面板数据对经济周期和银行绩效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GDP增长率对银行净资产报酬率的效应为正,但仅为弱相关。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银行业普遍以传统信贷业务为主,净利差为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所以我们把银行净利差也作为衡量银行绩效的指标,实证结果发现银行净利差与经济周期的关系甚为显著。经济上行将扩大银行净利差,而经济下行银行净利差则缩小。此外,实证结果也发现广义货币增长率、银行间拆借利率、毛利差对银行净资产报酬率有正向效应,而成本收入比、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为反向效应。但不良贷款对银行净利差为正向效应,这可能是造成不良贷款的那些风险项目本身带来的风险溢价推高银行贷款利率造成的。而成本收入比、非利息收入占比和银行资产规模对净利差对银行净利差的效应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