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由于生活压力加大以及环境恶化等因素癌症发病率不断上升,癌症已成为我国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是目前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改善化疗药物的问题,新型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是抗肿瘤药物的研究热点。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可采用生物降解性良好的材料提高药物溶解度,提高靶向性减少对其他组织的损害。目的:多西他赛,紫杉烷类半合成抗肿瘤药物,微管蛋白抑制剂。本文以多西他赛为主药,以卵磷脂为载体材料,使用O/W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纳米粒,十八胺为正电荷调节剂,采用DSPE-PEG2000进行纳米粒修饰,β-灵芝葡聚糖利用正负电荷吸附作用包覆在正电荷纳米粒表面,Zeta电位测定可知灵芝多糖吸附多西他赛纳米粒带负电。对纳米粒的包封率、载药量、粒径及其Zeta电位进行表征。以多西他赛市售制剂为对照,考察纳米粒的体外释放和稳定性,评价纳米粒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和荷瘤小鼠的体内抑瘤效果,为纳米粒的下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指导。方法:本实验通过O/W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多西他赛纳米粒,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西他赛纳米粒含量测定方法,流动相为乙腈︰水=55︰45,流速为1.0m L/min,确定紫外检测波长为230 nm。进行方法学验证,多西他赛在0.2000~3.2000mg/m L浓度范围内,多西他赛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8。专属性、日内差日间差以及回收率RSD<5%,均符合要求。药物溶于有机溶剂为O相,2%吐温-20为W相,形成O/W乳液挥发除去有机溶剂得到纳米粒,以包封率、载药量、粒径以及Zeta电位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进行处方筛选。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灵芝多糖,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75柱色谱分离得到灵芝多糖GLP-1。通过Zeta电位测定灵芝多糖GLP-1荷负电,选择十八胺制备正电荷载药纳米粒,使多糖分子由于正负电荷吸引被吸附到纳米粒表面,形成灵芝多糖吸附载药纳米粒。结果:以多西他赛市售制剂为对照,考察纳米粒在高温和光照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纳米粒药物降解速率低于市售制剂,需避光低温保存。以0.5%吐温-80的p H为7.2的PBS溶液为释放介质进行体外释放,测定药物累计释放百分率,实验表明,纳米粒无突释现象且具有缓释作用,释放率在70%左右。多西他赛纳米粒溶液为注射液,选择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进行安全性评价,MTT细胞毒性结果表明,GLP-PEG-Dox Nps纳米粒溶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安全性较高,PEG-Dox Nps纳米粒溶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安全性居中,多西他赛市售制剂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安全性较低。考察纳米粒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体外抑瘤效果,对MCF-7抑瘤效果较好的是GLP-PEG-Dox NPs纳米粒溶液,其次是PEG-Dox NPs纳米粒溶液,最后是多西他赛市售制剂。动物实验建立小鼠乳腺癌模型评价体内抑瘤效果。多西他赛注射液肿瘤生长抑制率为64.53%,PEG-Dox Nps肿瘤生长抑制率为71.45%;GLP-PEG-Dox Nps肿瘤生长抑制率为78.21%。肿瘤生长抑制率均大于40%,与市售制剂相比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灵芝多糖吸附载药纳米粒处方组成为多西他赛6.0 mg;卵磷脂80.0 mg;十八胺6.0 mg;DSPE-PEG2000 15.0 mg;GLP-1 15.0 mg。纳米粒溶液呈澄清透明乳液,平均粒径为126.4 nm,Zeta电位为-6.25 m V,包封率91.6%,载药量为5.14%。本实验制备的灵芝多糖吸附多西他赛纳米粒与市售制剂相比,具有增强疗效,延长药物时间等优点,为靶向纳米粒制剂的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