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各种媒介广泛应用,为人们生活、学习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大到人们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小到不带书籍,就可以通过手机网络在线或离线阅读自己喜欢的名著甚至是轻点鼠标便进行了商品的交易。总之,媒介渗透到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近些年来,如何应对媒介以及相关的媒介素养受到了广大教育学者的关注。其中把高校学生群体作为考察对象的研究较多,但这些研究多是通过对学生媒介素养相关行为、态度进行问卷调查,从而说明学生群体的媒介素养有待提高和媒介素养教育推行的必要性。正是由于广大学者的关注,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有一定的发展,各种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论文大量涌现。但现实中,高校的媒介素养的教育情况如何,国内学者关注较少。媒介素养是人们生活在媒介社会必不可少的素养,是—项基本技能,如同人的识文断字能力,是人全面发展的首要、基础条件。良好的媒介素养,使人们可以更好地与外界进行交互,在社会中发展自我。通识教育是在学术分科过于细化背景下,为避免知识割裂而引起学生知识不完整、发展不全面,而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而通识课程的教授是通识教育理念与实践在学校教育中的实现,也是提升人全面素质最直接、最快捷、最为系统的方式。因此,媒介素养教育从属于学校的通识教育。为了研究学校具体的媒介素养教育现状,本文以浙江两所高校为代表,分别是师范院校的浙江师范大学和理工院校的浙江理工大学,对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Ⅱ进行统计分析,就媒介素养相关知识内容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模块分布、具体科目课程名称、媒体素养教育开课学院部门、专业依托等方面进行统计研究,发现高校媒介素养通识教育并不像广大学者想像中的那般被重视。虽然有些学校中,不少科目有涉及媒介素养通识教育的,但总的来说,还是有不少值得注意的问题。现状显示,媒介素养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并没有专门的课程科目,而以内容渗透的方式涵在部分科目中,媒介素养相关课程的开设机率受学校培养计划、学校师资、学校专业设置、学校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影响,同时,部分教师与学生的访谈结果也显示出师生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不够,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仍采用传统教学手段、教材更新不够及时,课堂教学形式有待改进等。最后,本文针对高校媒介素养通识教育课程科目过于细化、知识边缘化等问题,构建了较为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具体从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设定、课程设置原则、教学内容构建、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文中诸如客座教授讲座和学生自行组织教学内容的媒介素养通识课的实施策略,为师资不发达、课堂较为沉闷的媒介素养教学带来了新活力。总之,媒介素养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旨在为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通识教育的推行提供参考,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独立思考、正确思维、学会学习、解决问题等能力。